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乐民的学术传记。
内容简介
李乐民在20世纪率先提出采用双边横向滤波、判断反馈滤波等多种结构抑制干扰的方法,解决了当时抗窄带干扰的核心问题。
主持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600bit/s高速数传机”,解决了高精度自适应均衡问题,研制出“数据转接终端机”,解决了高可靠数字传输问题。在“抗毁光纤以太局域网”和“电视与数据综合光纤传输网”的研究和器件研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助力解决我国通信产业发展的被国外技术“卡脖子”问题。
他在21世纪带领团队再攀光通信网络研究高峰,全力助推未来网络研究,他至今在通信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广阔领域不断探索。
本书属于“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丛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组织机构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简介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序
导言
第一章 生于蚕桑名镇
蚕桑名镇崇文重教
博士父亲的无形影响
抗战烽烟笼罩童年
选择知名学校,接受良好教育
跟许安之提升英语能力
第二章 走进通信领域
大二转系开启通信人生
提前毕业留校,任两门课程的助教
学习俄文,北上进修提升专业能力
带队实习邂逅人生伴侣
第三章 随校西迁成电
国家院系调整,随校西迁成电
甘于艰苦生活,直面人生曲折
走上三尺讲台,正式传道授业
尽力排除干扰,一心教书育人
劳动锻炼下干校
第四章 首战成名攻克“自适应均衡”
成电通信学科群星闪耀
成功研制国内第一台“载波话路用9600bit/s高速数传机”
参加中国自主彩色电视制式和设备研制
参与中国第一个地铁信息传输系统研制
解决微波数字信道通数据的技术
第五章 访美突破“抗窄带干扰”
抗窄带干扰3篇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心系家国回成电
担纲信息系统研究所
将光纤技术和数字技术结合传输彩色电视信号
研制光纤通信设备和局域网,解决通信“卡脖子”问题
中国卫星传输体制研究
第六章 培养研究生和编写教材
访美期间留心学习美国的教学经验
指导研究生工作全面步入正轨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位硕士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位博士
编写教材和著作
为国家培养200余名研究生
引领产业发展
攀登学术高峰
化身成电中坚
迈向世界舞台
乐见“青出于蓝”
第七章 注意教学方法
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讲课力求让学生一听就懂
时刻关注国际科技前沿
引领学生但从不给学生强加观点
决不错放一个标点符号
方方面面总是为学生考虑
淡泊名利对学生影响深远
第八章 致力通信学科建设
通信学科建设
成功申报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力支持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
应对通信网络“人才荒”
第九章 连任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传达“两会”精神
反映民心民声
倡导素质教育
推动“三网融合”,呼吁电信法
关注社会民生
助力中国智造
第十章 开展通信网络研究
宽带骨干通信网蓬勃发展
光网络研究:走上另一个高峰
探索软件定义网络和网络虚拟化、智能化
构建未来网络,助力通信领域“973”项目
李乐民的研究哲学
永无止境的探索之路
结语 奔跑在信息时代
附录一 李乐民年表
附录二 李乐民主要论著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丛书
通信科教乐在其中:李乐民传是2020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娜。
得书感谢您对《通信科教乐在其中:李乐民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