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的创作与翻译研究

钱锺书的创作与翻译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详细分析钱钟书的文学创作实绩、研讨其创作与翻译的存在和表现、特色及成就。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本细读出发,倚重原典实证,采用整体观照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讨钱钟书的散文、短篇小说、长篇小说以及古体诗的创作,以及他在翻译方面的理论、观念、方法与实践。

梳理钱钟书创作在内容、结构、文体与修辞等方面的特色;探究其创作的外在背景与内在理路;考察其关注重心、创作理念和表达路径;评述其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基本内涵、发生轨迹及其价值意义。

本书以钱钟书的学术活动与他生活时代的社会历史语境为潜在背景,将钱钟书文艺批评中的学术创见、理念与他的文学创作、翻译活动贯通考察,借助“以钱释钱”的方法,予以相对系统全面的阐释;并重新思考钱钟书之于中国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翻译学乃至整个人文学术的意义。

作者简介

作者聂友军,山东沂南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东亚文学与文化关系、近代英语世界的东亚研究、钱锺书研究等。著有专著《日本学研究的“异域之眼”》,译著《清代中国的男性与女性——〈红楼梦〉中的性别》《中国文学与苏联影响(1956-1960)》(合译),主编《取醇集:日本五山文学研究》,编著《东亚语言与文化》(合著)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导言

一、 选题缘起

二、 先行研究

三、 思路方法

创作论

第一章 近取诸身入诗文

第一节 书生何曾忘忧国

第二节 笔涉两性皆意趣

第三节 文人群像工笔绘

第四节 纸上得来不觉浅

第二章 巧运匠心营佳构

第一节 诗情文意陌生化

第二节 新奇的意象并置

第三节 富于包孕的片刻

第四节 分镜头式的结尾

第三章 修辞不是等闲事

第一节 以比喻解释世界

第二节 通感与思维推移

第三节 借讽刺行解构事

第四节 人化文评与知言

第四章 道是寻常却隽永

第一节 家常话题多感悟

第二节 日常言说寓哲思

第三节 行布调度巧安排

第四节 翻新出奇多创辟

翻译论

第五章 信包达雅

第一节 达以尽信,雅非饰达

第二节 言不尽意,心手相违

第三节 阐释之维,翻译同调

第四节 翻译常规,一体两面

第五节 一贯万殊,和而不同

第六章 翻译化境

第一节 依义旨传,如风格出

第二节 整体观念,以意逆志

第三节 既济吾乏,何必土产

第四节 东采西撷,竟成化境

第五节 讹难避免,诱有双效

第七章 译者主体

第一节 邻壁之光,堪借照焉

第二节 非作调人,稍通骑驿

第三节 心物两端,执用厥中

第四节 笔补造化,超迈无妨

第五节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第八章 障碍逾越

第一节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第二节 因难见巧的障碍克服

第三节 典雅文言的翻译风格

第四节 信美兼具的翻译效果

第五节 典范的莎剧台词译例

结语

一、 钱锺书创作与翻译的关联性

二、 钱锺书创作的接受与再发现

三、 钱锺书翻译价值的当下省思

参考文献

后记

钱锺书的创作与翻译研究是201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聂友军。

得书感谢您对《钱锺书的创作与翻译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学术翻译批评 电子书
1980年以来,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翻译出版了大量英文论著,对于我国读者认识和借鉴英美学者的研究成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学术翻译的质量普遍不高,优秀译本少,平庸译本多,一些译本甚至涉嫌抄袭。本书基于多种译本与原著的对照阅读和分析研究,评估和揭示译本的价值,指出译本中的种种误译并分析误译的原因,探讨提高学术翻译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方法:费乐仁汉学要义论纂 电子书
本书选译并评注费乐仁的部分论文,展示其自成一家的研究方法,探析翻译与历史的互动。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在历史的脉络中寻找翻译与社会的互动;从诠释学的视角再现译者的思维;如何做典籍译本的研究。
大学英语阅读与翻译进阶教程(下册) 电子书
本书分上下两册,文章话题都与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相关。本册为上册,偏重于记人叙事的记叙文,共有八个单元,阅读部分每个单元三篇文章。
大学英语阅读与翻译进阶教程(上册) 电子书
本书分上下两册,文章话题都与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相关。本册为下册,偏重于说明文和议论文。翻译部分每个单元各有两篇凸显中国特色,反映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翻译练习。
近代澳门翻译史稿 电子书
本书以大量中外文献史料为基础,对澳门近代的翻译活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内容包括翻译对葡人定居澳门的意义,澳门开埠至20世纪初的翻译状况及其特点,澳门官方翻译机制的建立,翻译工作者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方式,翻译政策与文化冲突之间的关系,澳葡当局在不同时期选用翻译人员的标准和翻译策略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以土生葡人为主体的翻译活动及其贡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