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了吕新雨教授二十多年传播学研究历程中的重要论文,涉及学术与政治、传播政治经济学、文化与传媒、新纪录片研究等诸多方面,以公共性问题贯穿其中。
内容简介
《学术、传媒与公共性(第二版)》属于新闻传播学的通论作品,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研究新闻传播学中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严厉批判了在韦伯的“价值无涉”这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下所产生的新闻自由的理念,客观描述了该原则的概念内涵,以及西方新闻界实际上使用该原则的界限,指出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领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就该原则所应持有的正确的、批判性的立场。
作者简介
作者吕新雨,文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康奈尔比较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新纪录运动、影视理论、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三农问题等,著有《乡村与革命》《书写与遮蔽:影像、传媒与文化论集》《纪录中国—当代中国的新纪录运动》《神话·悲剧·〈诗学〉——对古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乡村与国家》《学术、传媒与公共性》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许多论文被翻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韩文等。其参与主编和撰写的(与Chris Berry和Lisa Rofel)The New Chines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For the Public Record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0)是英语学术界第一本讨论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著作。主编“纪录影像:海外与中国”丛书,2013年起由复旦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联合主编“批判传播学”系列丛书,2014年起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陆续推出。此外,目前还担任:《新闻大学》栏目主编,《电影艺术》编委,Trans Asia: Screen Cultures丛书国际编委;Studies in Documentary Film期刊国际编委;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期刊国际评委等学术职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序: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学术与政治:重读韦伯
一、 “先知”与知识分子
二、 何为政治?
三、 “价值无涉”与学术公共领域
四、 学术与大众传媒的“公共性”
五、 今天,重读韦伯的意义
中国的现代性、大众传媒与公共性的重构
一、 中国的现代性、革命与工农的主体性问题
二、 市场化改革与民主问题
三、 大众传播、新纪录运动与社会“底层”表述
四、 西方中心主义、后现代理论与马克思的幽灵
五、 传统文化、“中国特色”与批判知识分子的责任
六、 传播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使命
国家、市场与传媒
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一)
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二)
政府补贴、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电视的“公共性”
转型社会与央视《新闻调查》的自我理解
“幸福”与“舌尖”
也谈启蒙、媒体与文化产业
媒体的狂欢
作为社会存在的新闻与新闻事业
附录 “再讨论”是迟早要发生的
历史、社会变革与中国影像
《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
“孽债”、大众传媒与外来妹的上海故事
“底层”的政治、伦理与美学
纪录的美学
当女权主义遭遇纪录片
熟悉的陌生人
“我想将你们尽可能地引向远方”
中印独立电影之差异
微观,还是宏观?
代后记
第二版 跋
学术、传媒与公共性(第二版)是2018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吕新雨。
得书感谢您对《学术、传媒与公共性(第二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