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把海关历史放回中国近代史和近代全球化的历史当中,公正揭示中国海关的多面性,并重新阐释近代中国迈入全球化的进程。
内容简介
近代中国海关始于太平天国运动(1850-1864)期间,1949年共产党在中国赢得政权后未几结束。一个世纪中,它的身影不仅出现在中国的内陆腹地,还出现在远在西北的乌鲁木齐,甚至是西南的喜马拉雅山。
无论沿海,还是内陆,海关对于中国而言都是一个重要机构,也是仅有的一个未有中断且势力几乎可达全中国的机构。
近代海关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所提供的监管加速了中国的国际贸易,以及支持了涵括中国、欧洲、亚洲和美国在内的跨国人际网络。它不但支持中国以平等的民族国家身份加入到新的外交体系,同时促进中国与国际组织间的合作,打造国际惯例,譬如航海公约。海关职员在私人闲暇时,是收集者、翻译者、语言学家和学者,通过他们的活动,使中国在国际文化和学术组织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晚清到北洋,再到抗日战争乃至国共内战,海关的历史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并且触及许多面向,进而影响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
作者简介
作者方德万(Hans Van De Ven),剑桥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史教授,其主要著作有《从朋友到同志: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复兴中的中国:蒋介石、战争与国民党》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译本序言
体例
导论
第一章 变色龙的诞生
上海试点
李泰国的失势与赫德的崛起
推陈出新
第二章 赫德的圆形监狱
在领事和海关监督之间
官僚化:表格、登记簿和通讯
向海上去:船钞部
招聘及行为:“聪明、好看和精力充沛的年轻人”
第三章 自强运动时期的海关,1870-1895
中国在欧洲:海关驻伦敦办事处
海关、对外贸易的扩张和欠发达的发展
第四章 债券市场的兴起:海关成为收债者,1895-1914
1895年之前对中国借贷市场的建立
对日赔款、清政府内债的失败、租借地的瓜分和门户开放照会
海关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反弹:少年中国的崛起与税务处的成立
继任危机
债权市场吞噬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
第五章 国中之国,1914-1929
安格联,海关和银行
顾维钧,国际会议,和反帝国主义
海关和国民党的兴起
第六章 关税国家,走私者的国家: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海关,1929-1937
梅乐和
走私的盛行
缉私举措
交易中的交易
第七章 维护完整,1937-1949
日本的攻击
没有出路
试图让它可行:英日海关协定
战后复原努力的失败
海关的终点
后记 回响和阴影
译跋
译名对照表
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是2017年由北京汉唐之道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出版,作者[英]方德万。
得书感谢您对《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