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道贯

四书道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四书道贯》,以文化大师陈立夫之眼重读“四书”!

  “四书”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具有极高的地位,影响世道人心。《四书道贯》取孔孟之道“一以贯之”之意,将“四书”分纲归纳讲解。中国国民党元老,20世纪中国的重要政治人物、文化人物之一陈立夫先生代表之作。在陈立夫先生带领下,重入国学之门,品读传统文化。

  精装圆脊,精美印刷

内容简介

  《四书道贯》的内容简介: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集结十几亿人民为一家,持续五千年光荣历史而不坠者,以我们拥有久远的文化传统为首要原因。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即是承载此文化传统的典籍。本书名为《四书道贯》,是取孔孟之道“一以贯之”之意,作者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篇归纳讲解,使之成为有系统的整体。

作者简介

  陈立夫先生(1900—2001),原名祖燕,是中国国民党元老,其作为政治人物为大陆读者耳熟能详,作为学界人物则所知不多。他国学基础雄厚,曾任中国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副会长、孔孟学会理事长等,著有《孟子之政治思想》《生之原理》《人理学》等书,直至耄耋之年,仍以弘扬民族文化、激励民族精神为己任。

章节目录

中华文化将广受世人之崇敬 (再版代序) 陈立夫 / 001

序言( 简体版) 程思远 / 007

凡例 / 009

一 总论 / 001

二 格物篇 / 008

(一)绪 言 / 008

(二)博 学 / 013

(三)审 问 / 024

(四)慎 思 / 028

(五)明 辨 / 032

(六)笃 行 / 037

三 致知篇 / 042

(一)绪 言 / 042

(二)知 天 / 044

(三)知 命 / 054

(四)知 性 / 060

(五)明 道 / 074

(六)明 德 / 079

(七)明 教 / 114

(八)知 人 / 124

(九)知 物 / 139

四 诚意篇 / 171

五 正心篇 / 183

六 修身篇 / 207

(一)纲 要 / 207

(二)目 标 / 222

(三)方 法 / 240

七 齐家篇 / 345

八 治国篇 / 378

(一)绪 言 / 378

(二)治国九经 / 378

(三)王道与霸道 / 411

(四)治乱兴亡之道 / 436

(五)君臣之义 / 444

(六)施政要务 / 468

九 平天下篇 / 516

十 结论 / 518

四书道贯是2015年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作者陈立夫。

得书感谢您对《四书道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哈佛凌晨四点半(小学图文版) 电子书
  《哈佛凌晨四点半(小学图文版)》是一本关于独立、梦想、勇气与坚忍的青少年成长励志书籍。让孩子体会教育方式、学习方法的迥异,置身于寓教于乐的精神享受。
哈佛凌晨四点半(高中实践版) 电子书
《哈佛凌晨四点半·高中实践版》是青少年励志图书,是《哈佛凌晨四点半》的实践升级版,与初中实践版是姊妹篇,结合高中生学习生活实际,从挖掘自己的潜能、学会时间管理、管理情绪、培养领袖气质、学会质疑等方面教给高中生一些基本必备素质,培养高中生的“哈佛性格”,让更多高中生具备成功的特质,避免在高考这独一的成才道路上局限自己的视野,给自己更多可能,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励志图书。
哈佛凌晨四点半(初中实践版) 电子书
《哈佛凌晨四点半初中实践版》告诉每一个初中生,学习不是负担,而是追逐梦想的必经过程。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北美世界级名校每年在中国的招生名额只有十几人,但是仍然有无数的中国学生从小立志为之努力奋斗。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但不努力就绝不会成功。赢在态度,赢在方法,赢在习惯,优秀来自严格的自我管理,这就是哈佛模式。《哈佛凌晨四点半初中实践版》从帮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出发,帮助他们开启“哈
哈佛凌晨四点半(白金版) 电子书
《哈佛凌晨四点半·白金版》是一本青少年励志图书。作为“哈佛凌晨四点半”系列最新修订版,承袭《哈佛凌晨四点半》及其升级版、初中版、高中版内容精髓,结合青少年学习生活实际,从挖掘自己的潜能、管理情绪、学会质疑等方面教给读者一些基本必备素质,培养青少年的自主学习和成长能力,给自己更多可能。
四书五经选读 电子书
贾跃琴、杨福俊编著的《四书五经选读》是对“四书”“五经”篇章的选读解析。本书力求将代表性、现实性、可读性三者结合,即选篇尽可能反映原作核心思想和主要风格,具有现实教育意义,文章相对通俗易懂。本书包括对选篇的注释、翻译和提要等内容。注释简明扼要,翻译努力做到“信、达、雅”,提要总结性地阐述文本要旨及写作特点。同时,文本解读不囿于传统,积极吸纳当代研究成果。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的通识教育读物,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