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阐述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十九大以来中国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领域各个方面的实践发展,充分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从以下七个方面阐述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全面建成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城乡基层下移;走中国特色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之路。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实质性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国社会建设
第一章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新时代社会建设
一、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提出
1.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提出的历史背景
2.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理论
1.坚持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工作方法
2.坚持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工作方针
3.坚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原则
4.坚持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工作内容
三、我国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价值意义
1.推进新时代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推进新时代社会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3.推进新时代社会建设是保持社会活力的必然要求
4.推进新时代社会建设是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第二章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政府的新要求
1.经济发展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2.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
3.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社会治理新格局之共建共治共享
1.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内涵
2.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部署
三、完善多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
1.完善多元社会治理体系的必要性
2.完善多元社会治理体系的路径
四、推动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
1.社会治理要坚持社会化参与
2.社会治理要坚持法治化引领
3.社会治理要坚持智能化支撑
4.社会治理要坚持专业化发展
第三章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
一、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公平发展
二、构建功能齐全的教育体系
三、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四、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
第四章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
二、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三、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
第五章全面建成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2.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3.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3.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三、完善住有所居的有效住房保障制度
1.更加优化住房公积金制度,充分发挥其保障功能
2.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确保其发挥政策保障职能
3.更加扎实地推进廉租住房制度改革
4.引导和发挥双限商品房的住房保障作用
5.盘活二手房租售市场,建立住房的梯度消费模式
6.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引导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完善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和救助制度
1.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好困难群众的生活兜底问题
2.重点做好就业保障和下岗帮扶工作,守住民生底线
3.建立健全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完善扶残助残服务体系
4.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5.完善优待抚恤安置等基本制度,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
第六章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精准扶贫理念形成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1.“共同富裕”根本原则是精准扶贫理念产生的理论源头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是精准扶贫理念产生的现实需求
3.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
二、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的实践逻辑
1.精准识别: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
2.精准归责: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
3.精准施策: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4.精准退出: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
三、走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精准脱贫之路
1.扶贫先扶志
2.扶贫必扶智
第七章 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一、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1.深刻把握健康中国战略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意义
2.深刻理解健康中国建设的全方位性和系统性
3.着力强化健康中国建设的责任担当
二、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2.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3.要注重发挥医务人员的改革积极性
4.要重视重大疾病防控和优化防治策略
三、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1.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和谐运转的基础
2.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3.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首要的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4.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5.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要合理引导群众的心理预期
第八章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城乡基层下移
一、打通党同群众联系的“最后一公里”
二、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1.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2.有效发挥基层政府主导作用
3.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
4.统筹发挥社会力量的协同作用
5.尽量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三、提高城乡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1.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实现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统一
2.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3.加强城乡人口服务管理,促进人口有序流动
四、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治理,加大对社区的资金投入
2.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社区人居环境
3.加强城乡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振兴力量
第九章走中国特色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之路
一、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1.新时代公共安全体系的历史路径
2.当前公共安全工作的形势
3.公共安全的具体领域和要求
二、有力维护国家安全
1.国家安全的新时代路径
2.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
3.正确把握国家安全的形势和意义
三、中国特色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的理念和路径
1.共建共治共享公共安全
2.坚持和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后记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是202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马庆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