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以正义看待幸福”,正义是幸福的前置条件,幸福又是正义的价值目标,二者相互依存。
内容简介
正义和幸福是正相关的。幸福虽然是“在世”生活中个人的价值追求,但它的实现却有赖于社会提供的“正义环境”。“以正义看待幸福”,幸福不仅与个人的财富收入、个体体验有关,更是与社会正义有关,只有在正义社会中幸福才是可欲的和可行的。正义是幸福的前置条件,无正义便无幸福。幸福又是正义的价值目标。正义是工具性的,正义是“为他”的和不自足的,正义为幸福而存在。而幸福是目的性的,幸福是“为己”的和自足的,幸福才是终极价值。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其他
序言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框架结构和基本内容
第一章社会正义
一 “社会正义”界定
(一)个人正义与社会正义
(二)社会正义与全球正义
二 社会正义的环境
三 社会正义观念发展的三种路向
(一)自然主义正义观
(二)实证主义正义观
(三)功利主义正义观
四 自由、平等与社会正义
(一)社会正义的核心价值之一:自由
(二)社会正义的核心价值之二:平等
(三)正义的至上性与自由、平等的条件性
五 全球化与文化多元主义对传统社会正义理论的挑战
第二章社会正义与“善的生活”
一 自由、平等与“善的生活”
二 社会正义与“善的生活”的内在关联
三 社会正义的功能
(一)秩序功能:社会秩序的形成机制
(二)理想功能:规范和引导政治行为
(三)合作功能:整合社会力量
第三章马克思的正义观与当代西方正义论批判
一 马克思与正义
(一)正义在马克思理论中的“在场”
(二)基于“人的自我实现”的马克思的正义观
二 马克思正义观的基本内容
(一)正义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表现”
(二)正义的主题:社会基本结构
(三)正义的历史性
三 马克思正义观的立体结构
(一)权利原则
(二)贡献原则
(三)需要原则
四 当代西方正义论批判
(一)新自由主义普遍正义原则批判
(二)社群主义多元正义原则批判
第四章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视阈下的人的现实幸福
一 政治解放:人的现实幸福的历史前提
二 劳动解放:人的现实幸福的现实基础
三 人类解放:人的现实幸福的真正实现
(一)人类解放的主体:类·群体·个体
(二)人类解放的内涵:“关系”中的解放
(三)人类解放的条件:物质基础·主体力量·闲暇时间
第五章当代中国的实践社会正义与人民幸福
一 当代中国语境中的社会正义
(一)当代中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凸显
(二)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三)正义共识: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
二 人民幸福:社会正义的价值诉求
三 社会正义:人民幸福的必要条件
四 社会正义的实践逻辑与人民幸福的可能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的尊严,增进人民幸福
(二)实现共同富裕,提升人民比较幸福感
(三)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的幸福权利
(四)以“差别原则”提升“最不利者”的幸福指数
参考文献
一 著作
二 论文
后记
社会正义与人的现实幸福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崔希福著。
得书感谢您对《社会正义与人的现实幸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