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2016年举行的“写历史:实践中的反思”系列会议之二“差异与当下历史写作”的讨论成果结集。
内容简介
差异在当下的历史学研究中无处不在,差异多样化了我们的研究对象和主题,差异在改变着我们的追问方式,更重要是,差异与身份认同的连接,使得我们与研究对象之间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关系。
本书展示了当下历史研究的可能性,也呈现着差异在历史写作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浮现。追问差异,也是在追问,在历史写作中,它的反义词是什么,与它相关的意义纠缠如何浮现?差异的语义变化,由学术史层累造成,渗入了历史学家日常实践之中,从遭遇“史料”,到寻找解释,甚至到研究成果与读者的相遇,每一步都与差异密切相关。
作者简介
编者陈昊,2011年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取得博士学位,之后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任教,现任教于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他的教学和研究主要围绕中国3-13世纪的医学史、知识史和文化史展开,关心的问题包括身分叙事与历史知识论、知识的物质载体(写本和印本文化)与文本意义的生成、历史中的身体感官与情感表达、社会沉默、创伤与历史叙事。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差异成史与言不尽异(代导言)
主题演讲
在结构与差异间探索现实与事实
自然与消费
澳大利亚灌溉叙事的演变及原因
治愈、神话与滥用
摩登饮品
地方与世界
“封禁之故事”
晚清民国时期蒙陕边界带“赔教地”研究
王朝鼎革之际的地方史
不可名状的东亚
思想与写作
“吴老爹之道统”
新国体下的旧史学
影响民国史家书写“民族问题”的三个因素
法律与文本
清季京师模范监狱的构筑
言殊同
性别与信仰
跨界共生
特别演讲
波伏娃在中国
圆桌讨论
“差异与当下历史写作”圆桌会议
言不尽异:差异与当下历史写作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昊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言不尽异:差异与当下历史写作》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