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哲学通识著作,带你厘清“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内容简介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既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合接触学科前沿,引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系大都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在经历了现代性的近3个世纪的构建过程之后,如今批判的锋芒转向了现代性本身。类似的问题重行开始。社会规范的基础来自何处?现代性的合理性以及合法性的根据何在?假如以“主体性”作为客体的价值之源,意义之源是错误的,那么主客体之间应当是一种什么关系?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人是什么?对此类问题的新解答,构成了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思想态度的转变。

作者简介

作者陈嘉明,1989年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94年起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西方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厦门大学学报》编委会主编。曾在德国马堡大学,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加尔文学院从事访问研究或讲学。主要著作有《建构与范导:康德哲学的方法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轧《实在。心灵与信念:当代美国哲学概论》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编审委员会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第一讲 “现代性”概念与启蒙精神

一 “现代性”概念的起源与界定

二 启蒙与现代性

第二讲 现代性的性质与特点

一 “现代性”的主要内涵与特征

二 现代性与现代化

第三讲 康德哲学:现代性的序幕

一 “现代性态度的纲领”

二 理性的批判及其建构

三 理性神学与道德的宗教

四 自由的权利与国家的理念

第四讲 黑格尔:现代世界的理性与自由原则

一 “理性是世界的灵魂”

二 现代世界的“自由”原则

三 宗教是实践理性的需要

第五讲 韦伯的理性化的现代性分析

一 现代性的特征:理性化

二 理性化的诸种表现

三 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冲突

四 现代性的冲突

第六讲 后现代话语的产生与后现代性

一 “后现代”概念与后现代话语的产生

二 后现代话语的思想渊源

三 “后现代”、“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性”

第七讲 尼采:后现代性的开端

一 现代性的虚无主义

二 “理性”与知识观批判

三 权力意志与价值颠覆

第八讲 海德格尔:现代性与存在的意义

一 现代性的本质:世界成为图像

二 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终结

三 追问存在:虚无主义的克服

四 “无家可归”与人的救渡

第九讲 福柯:规训的现代社会及其主体

一 启蒙的意义与现代性的态度

二 “未崩溃的”现代性的合理性

三 规训的现代社会

四 权力造就的主体

第十讲 利奥塔:现代性元叙事的解构

一 现代性与“元叙事”批判

二 知识与合法化问题

三 后现代的合法化模式及其悖谬逻辑

第十一讲 吉登斯:晚期现代性的发展

一 现代性的性质与动力机制

二 现代性的制度性维度与全球化

三 现代性的“风险”

四 现代性的超越——后现代性

第十二讲 詹姆逊:后现代性与晚期资本主义逻辑

一 现代性及其基本准则

二 晚期资本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三 后现代的文化逻辑

第十三讲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重建

一 现代性话语的反思

二 现代性规范基础的重建

三 现代性的规范内涵

第十四讲 哲学范式的转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一 个体理性与主体中心的解构

二 “合理性”范式的变化

三 从认识论走向解释学

第十五讲 消费社会、全球化与后现代性

一 消费社会与后现代性

二 现代性的隐忧与后现代性的悖论

后记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是200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嘉明。

得书感谢您对《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
王学研究(第八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八辑。
学者的本分:传统士人、近代变革及学术制度 电子书
本文集以中国传统士人的气节与传统行政权力下的尊师重道为切入点,论及近代以来的时风、士风与学风,类比西方学术制度与自由思想之形塑。
王学研究(第五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五辑。
王学研究(第十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十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