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关于近代中国主要城市里知识人沙龙研究的论著。
内容简介
本书开篇梳理了沙龙进入中国的最初形态,分辨它与传统文人雅集、清谈的关联与差异,并梳理它的历史脉络。
主体择取"曾朴的沙龙""邵洵美的花厅""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朱光潜的读诗会"等现代文坛上较有代表性的几个"沙龙"的起源和发展为切入点,借助空间的考察来研究现代中国某几类知识分子的精神文化史,与此同时,从知识分子的视野来观察"沙龙"这一特定的都市空间如何在中国兴起、发展和衰落,以及它对都会文学、影射小说、中国现代散文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费冬梅,女,1983年生,江苏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职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先后发表学术论文及文艺批评文章30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欧洲“沙龙”小史
导论
上编
第一章 “沙龙”概念的引入和兴起
第一节 西学东渐背景下“沙龙”概念的引入
第二节 二三十年代沙龙的历史形态
第三节 从“清谈”“雅集”到“沙龙”的转变
第二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曾朴和他的沙龙
第一节 马斯南路客厅与真美善书店
第二节 渴望现代——曾朴与新文学作家的交往
第三节 曾朴沙龙的文化活动
第四节 文坛佳话如何生成?——谈刘舞心事件
第三章 邵洵美和他的“花厅”
第一节 “唯美诗人”与“花厅先生”
第二节 小圈子与大风气:“好社会”的主张
第三节 “甜葡萄棚”成员及其活动
第四节 1933年海上文坛的“女婿”风波
第四章 客厅内外:林徽因的“太太客厅”
第一节 沙龙女主人的成长
第二节 林徽因沙龙的活动
第三节 从“客厅”到“文坛”
第四节 反对的声音:是名媛还是知识分子?
第五章 朱光潜家的“读诗会”与一场诗歌论争
第一节 朱光潜初入北京时的文坛
第二节 朱光潜周围诗歌圈子的形成
第三节 1937年前后的“胡梁论诗”
下编
第六章 沙龙里的知识分子
第一节 合辙:沙龙知识分子的集体认同
第二节 歧路:沙龙知识分子的分歧
第三节 徐志摩:行走于京海之间
第四节 沈从文:从边缘到中心的位移
第七章 沙龙与现代文学创作
第一节 沙龙与都市文学的发展
第二节 “诗坛双璧”与一篇小说——《珰女士》
第三节 文学作品中的沙龙——以林微音《花厅夫人》为例
第四节 沙龙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沙龙:一种新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1917—1937)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费冬梅。
得书感谢您对《沙龙:一种新都市文化与文学生产(1917—1937)》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