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对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

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国外“迷研究”综述

二、国内“迷研究”综述

三、“媒介使用与身份认同建构”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研究取径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取径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第四节 核心概念和研究框架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从“着迷”到“成群”:美剧及其网上论坛成就美剧网上迷群

第一节 美剧在中国的“沉”与“浮”

一、初来乍到的“科幻风”

二、水土不服的“另类英雄主义”

三、“幸福家庭”带来不一样的教育理念

四、新技术再掀美剧“波澜”

五、央视“回应”美剧风潮效果差强人意

六、目前美剧在中国的主要传播方式

第二节 美剧为什么那样“红”

一、出乎意料、跌宕起伏和节奏紧凑的剧情

三、新鲜别样的异国文化

四、寓教于乐的英语“教学”

第三节 美剧迷的家园:“伊甸园美剧论坛”

一、论坛中美剧发布的具体流程和论坛分支机构组织

二、论坛的功能分区

第四节 网络社区成就“美剧迷群”

一、网络社区搭建迷群互换信息的平台

二、网络社区提供迷群“茶馆”功能

三、网络社区成就迷群寻找志同道合朋友的人际交往

四、网络社区提供迷群精神寄托的空间

第三章 迷群实践活动中的自我认同建构

第一节 多途径的自我认同建构

第二节 迷群的实践活动

一、互换信息

二、讨论疑惑

三、评头论足

四、推测剧情

五、创造性生产

六、组织活动

第三节 维度之一:自我意象与他者评价

一、自我意象中的“自我”

二、实现统一的途径:文化资本的呈现

三、衡量标准——与他者评价的统一

第四节 维度之二:意向与情感投射和自我认同建构

一、“投射”的心理学、哲学原理简述

二、迷的意向投射和自我认同建构

三、迷的情感投射和自我认同建构

第五节 维度之三:反群体个性消费与自我认同建构

一、消费:认同表达的符号和象征

二、美剧迷的反群体个性消费与自我认同建构

第六节 维度之四: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建构

一、“后台”角色扮演中“人性的”自我呈现

二、美剧迷的“职业化”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建构

三、美剧迷追求“社会地位”式的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同建构

第四章 迷群“多重边界”的群体认同建构

第一节 群体认同建构中的“多重边界”

第二节 “我们”的伊甸园美剧论坛

一、划边界:与其他同质网站的分类

二、强化边界:与其他同质网站的比较

三、优化边界:实现自尊的积极区分及其行动表征

第三节 “我们”是美剧迷

一、美剧迷的“荣耀”

二、抵抗:作为亚文化群体的认同建构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文化认同建构

一、对跨文化传播视角下文化认同建构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和阐释

二、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冲击:美剧迷群消极的文化认同建构

三、想象的共同体:美剧迷群积极的文化认同建构

第五章 结论: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第一节 迷群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

第二节 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与展望

附录1访谈对象一览表(文中直接引用)

附录2访谈对象一览表(间接引用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后记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是2010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邓惟佳。

得书感谢您对《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化研究的学术谱系与理论建构 电子书
本书所探讨的“文化研究”作为一个专名,特指兴起于当代英语国家并在当今世界产生广泛影响的一种以大众文化和媒介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思潮、智识活动与跨学科研究。
公共关系的文化想象:身份、仪式与修辞 电子书
本书从公共关系研究与文化研究的理论梳理入手,尝试寻找两者的接合点,进而提出公关的三个主要文化属性:公关参与主体的身份与权力;公关行为中的情感互动;“符号-意义”的象征性表达体系。本书的主要观点是:公共关系实践具有被主导范式忽视的行为的“象征性表达”的文化属性,公关文化分析就是针对公关文化属性展开的研究。这一分析路径主要关注情境、仪式、身份、情感、社会关系,以及话语、叙事、修辞、隐喻等文化变量在公关
解读美国:现实、媒介与省思 电子书
国内学者对美国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跳出农门:农民子女的职业非农化与身份市民化 电子书
一部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子女身份变化的专著。
“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词的发明与认同研究 电子书
这是一部严谨又不失趣味的新史学作品,通过考证“她”字从诞生到地位确立的历史,探讨了语言文字与社会文化之间紧密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