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全面研究福柯“异托邦”概念,探讨其哲学意义与思考方式。
内容简介
本书在哲学、文学、历史等各学科综合的意义上全面研究福柯的“异托邦”概念和思想,旨在说明“异托邦”不仅是指真实存在的文本和社会空间,它也表征了一种不同的哲学领域和哲学思考方式。建构本书逻辑的核心是福柯关于“异托邦”的两处功能性定义,本书既要实现对福柯著作中关于“异托邦”概念表述的研究;又要实现我们关于福柯的“异托邦”式研究,以福柯为圆心我们将确立“异托邦”思想和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和伦理观。
作者简介
编者张锦江,著名作家、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儿童文学研究推广学会会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节 “诗”忆福柯其人其文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三节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基本结构
第一章 “经验形式”的历史性:“异托邦”思想的哲学背景
第一节 福柯:彻底的怀疑论者
第二节 “伪装”:福柯与尼采
第三节 “主体”与“合理性的形式”
第四节 “经验形式”的历史性研究
第二章 何谓“异托邦”——细绎福柯文本
第一节 作为文本空间的“异托邦”
第二节 作为社会空间的“异托邦”
第三节 功能的一致性:总结“异托邦”概念
第三章 “异托邦”与福柯哲学的特征
第一节 条件与关系之学:一种实现了“外在”的思考与学问
第二节 “异托邦”与实证性分析
第三节 “异托邦”与生产性分析
第四节 主体—中介
第四章 “异托邦”的哲学建构
第一节 “异托邦”哲学的研究对象:连接异质因素的关系空间
第二节 “异托邦”哲学的方法论:考古学与谱系学
第三节 “异托邦”哲学的伦理观:实证性机制到伦理秩序
第四节 “异托邦”哲学与福柯的哲学术语观:同一术语不同的意义、功能、位置
第五章 “异托邦”与“人之死”
第一节 人之“死”与人之“生”:死亡的抒情性
第二节 人之生死作为一种间距和空间:19世纪知识型
第三节 人之死:作为一种知识构型核心的“人”的消失与新的空间的开启
第六章 “异托邦”与“文学的诞生”
第一节 福柯生命中的文学
第二节 书写与语言关系的历史考察
第三节 文学的诞生
第四节 福柯文学文本分析的范例
第五节 “书”的质疑
余论
第一节 关系:条件、之间与外在
第二节 “异托邦”的延展:跨文化对话的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福柯的“异托邦”思想研究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锦江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福柯的“异托邦”思想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