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的生产劳动误读

鲍德里亚的生产劳动误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鲍德里亚的生产劳动理论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的误读。

内容简介

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的生产劳动是一种“镜像”,是资本主义的“同谋”,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可是当鲍德里亚以自己的方式阐述人类历史时,却夸大了前资本主义阶段的特殊性,造成历史的断裂与神秘化;当他论述资本主义新特征时,却否定了使用价值的基础作用,片面地夸大符号与现代媒介的作用,走向了符号决定论。鲍德里亚试图用象征交换作为资本主义生产逻辑的替代方案,不但没能解构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反而使自己的社会批判失去了现实的根基。

作者简介

作者李志平,1981年生。201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任职于南京晓庄学院,讲师。在《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山西师范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发表论文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是如何谈论生产劳动的

第一节 马克思生产概念的理论来源

一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活动概念

二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三 国民经济学家的生产概念

第二节 生产与人的超越本性

第三节 马克思的全面生产理论

一 物质生产

二 精神生产

三 社会关系生产

四 人自身的生产

第四节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

一 马克思文本中的异化劳动思想

二 异化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线索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物的零度分析:生产逻辑的延伸

第一节 功能性物品

一 日常物品的摆设

二 日常物品的气氛

三 鲍德里亚物品体系与马克思物品体系的区别

第二节 鲍德里亚与收藏心理学

一 收藏与人之超越本性

二 收藏人与人之力比多的发挥

三 收藏与人的无依赖感

四 收藏与社会权力

五 藏品与功能性物品的对立

六 有价值藏品的来源:服丧劳动

七 收藏消费品符号的现实来源

第三节 模范与系列:消费社会的意识形态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消费:主动建构社会关系的模式

第一节 消费社会对生产社会的替代

第二节 消费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

一 伪丰裕的社会

二 伪个性的社会

三 伪关切的社会

第三节 大众文化成了消费文化

一 文化的受众增多

二 知识的“问/答”模式化

三 文化产品成了身份的象征

第四节 广告内容的两重性与消费社会的超真实世界

一 消费社会的信息的广告化

二 广告内容的两重性

三 几种广告的拓展形式

四 广告的形象化:明星与吉祥物

五 广告内容二重性的来源

六 广告与超真实

七 消费社会与超真实

八 鲍德里亚对超真实的误解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符号:政治经济学新的编码方式

第一节 鲍德里亚对使用价值的批判

一 需求的幻相

二 消费物品以及消费主体的符号化

三 评论

第二节 物的四种价值维度

第三节 象征交换:价值与符号的超越

第四节 无回应的媒介:符号社会的技术支持

一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二 恩森斯伯格的媒介理论

三 无回应:鲍德里亚对现代媒介的基本评价

四 在现代媒介中现实的真相消失了

五 鲍德里亚对五月风暴中媒介作用的评价

六 鲍德里亚的媒介取消理论

七 鲍德里亚后期对媒介的看法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生产是一种镜象

第一节 自然必然性是人类活动的基础

第二节 论鲍德里亚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新解释

一 原始社会

二 奴隶社会的奴隶

三 封建社会的工匠

四 资本主义生产与异化

五 鲍德里亚对晚期资本主义身份符号的论述

六 抽象到具体: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第三节 马克思的生产概念是不是“意识形态”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象征交换:对现代性他者的寻求

第一节 服丧劳动:鲍德里亚对文明时代的劳动的批判

一 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影响

二 人类文明史是排斥死亡的历史

三 服丧劳动

四 死亡是对体系的抗争

五 服丧劳动与马克思异化劳动的比较

第二节 象征交换与现代生产原则的对立

一 象征交换的非剩余性与现代生产的无限扩张性

二 象征交换的非等价性与现代社会的等价性

三 象征交换的可逆性与现代生产的不可逆性

四 象征交换的反功利性与现代生产的功利性

五 象征交换的非人道性与现代生产的人道性

第三节 论传统社会的交换形式

一 何谓夸富宴与库拉

二 在生产和战争之间

第四节 鲍德里亚对传统交换形式的误解

一 象征交换中有社会权力

二 象征交换中有功利性

三 象征交换更“人性”吗?

四 物的三种类型:圣物、夸富宴和市场

第五节 “象征交换”于今日的残留

一 农村中的象征交换

二 日常生活中的送礼、好客

三 公司、社会管理及宗教中的“象征交换”

第六节 试论象征交换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一 象征交换与私有制的扬弃

二 死亡与无产阶级的反抗

第七节 小结

结语:鲍德里亚的思想为什么逐渐脱离了现实

参考文献

鲍德里亚的生产劳动误读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志平。

得书感谢您对《鲍德里亚的生产劳动误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幸福的智慧 电子书
罗素代表作,哲学大师写给大家的智慧人生指南。
思考的智慧 电子书
本书考察了人的本质、宇宙的真相和思想的力量,是帕斯卡留在人间的风景。
西藏的擦擦 电子书
擦擦是宗教文化的产物,在西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擦擦的用途广泛,种类繁多,制作精美,可称“微缩的神佛世界”。擦擦除了精湛的艺术价值,其研究价值也越来越高。
积极的未来 电子书
世界创新思维之父爱德华·德博诺经典著作。
思考的机制 电子书
世界创新思维之父爱德华·德博诺经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