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时自适应处理原理(第3版)

空时自适应处理原理(第3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介绍了空-时自适应处理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机载或天基相控阵雷达中的杂波抑制问题,特别涵盖了对地观测、警戒、侦察领域中机载或天基MTI雷达对慢动目标的检测原理,尤其是其中的杂波抑制技术。主要内容包括信号处理、杂波模型、阵列处理、带宽影响、非线性天线阵列、反干扰技术、自适应单脉冲处理、双基雷达配置结构、SAR和ISAR以及声呐等。

  在本书第1、2版成功发行的基础上,第3版做了大量更新,以反映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新增加了1章介绍雷达距离方程,它对雷达系统设计人员特别重要。本书最后是经过更新的750多篇关于sTAP和相关主题的参考文献,这些文献代表了空一时自适应处理在世界范围内达到的最新技术发展水平。

  本书适用于军用及民用机载或天基雷达领域的电子与宇航工程师、大学教师、研究生、科研人员、雷达系统工程师、项目经理以及机载或天基雷达的潜在用户。

作者简介

  Richard Klemm,德国国防研究院资深科学家,长期从事雷达信号处理研究。于1968年、1974年分获柏林科技大学通信学硕士、博士学位。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1本,编著图书1本(章节作者包括世界各地45位享有盛誉的专家)。他曾被世界上多个国家及组织邀请做学术报告,主持多次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发起并主持了第一届欧洲合成孔径雷达会议(EUSAR)。他因工作业绩斐然获多项奖励。

章节目录

作者传记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MTI雷达基础

1.1.2 一维杂波对消

1.1.3 机载和星载雷达问题

1.1.4 平台运动的影响

1.1.5 相控阵雷达的一些注解

1.1.6 系统和实验

1.1.7 模型正确性

1.1.8 历史回顾

1.2 雷达信号处理工具

1.2.1 最优处理器

1.2.2 正交投影

1.2.3 线性子空间变换

1.2.4 用数字滤波器抑制杂波

1.2.5 范例

1.2.6 角度或频域处理

1.3 谱估计

1.3.1 信号匹配,SM

1.3.2 最小方差估值器,MVE

1.3.3 最大熵方法,MEM

1.3.4 正交投影,MUSIC

1.3.5 谱估值器比较

1.4 小结

第2章 信号和干扰模型

2.1 发射和接收过程

2.2 多普勒效应

2.3 空-时信号

2.3.1 空间维:阵列几何

2.3.2 时间维:脉冲串

2.4 干扰

2.4.1 地杂波

2.4.2 运动杂波

2.4.3 人为干扰

2.4.4 噪声

2.5 去相关效应

2.5.1 时间去相关

2.5.2 空间去相关:系统带宽影响

2.5.3 距离门内多普勒扩散

2.5.4 系统多普勒扩散

2.5.5 全相关模型

2.6 标准参数组

2.6.1 多重时间折叠杂波

2.6.2 关于图像质量的说明

2.7 小结

第3章 机载杂波性质

3.1 空间-多普勒特性

3.1.1 等值多普勒频移

3.1.2 多普勒方位杂波轨迹

3.2 空-时协方差矩阵

3.2.1 分量

3.2.2 偏置相位中心天线(DPCA)原理

3.2.3 特征谱

3.3 功率谱

3.3.1 傅里叶谱

3.3.2 高分辨力谱

3.4 雷达参数对干扰谱的影响

3.4.1 阵列指向

3.4.2 时间和空间采样

3.4.3 去相关影响

3.4.4 杂波和干扰机谱

3.5 自适应空-时杂波抑制的问题

3.5.1 原理说明

3.5.2 一些结论

3.6 小结

第4章 全自适应空-时处理器

4.1 引言

4.2 概述

4.2.1 最优自适应处理器(OAP)

4.2.2 正交投影处理器(OPP)

4.3 最优处理与运动补偿

4.3.1 RF运动补偿原理

4.3.2 修正方向图

4.3.3 和最优处理器的相互联系

4.4 雷达参数的影响

4.4.1 发射波束宽度

4.4.2 阵列与样本长度

4.4.3 采样影响

4.4.4 CNR的影响

4.4.5 带宽影响

4.4.6 运动杂波

4.5 距离多普勒IF矩阵

4.6 小结

第5章 空-时子空间技术

5.1 空-时子空间变换的原理

5.2辅助特征矢量处理器(AEP)

5.2.1 与最优自适应处理器(OAP)的比较

5.2.2 减少通道数

5.2.3 带宽影响

5.3 辅助通道处理器(ACP)

5.3.1 与最优处理器的比较

5.3.2 减少通道数

5.3.3 带宽影响

5.4 其他空-时变换

5.4.1 单个辅助单元和回波采样变换

5.4.2 空-时采样子群

5.4.3 空-时阻塞矩阵

5.4.4 JDL-GLR

5.5 实现问题

5.5.1 一般特性

5.5.2 辅助特征矢量处理器

5.5.3 辅助通道处理器

5.6 小结

第6章 线形阵列的空间变换

6.1 子阵列

6.1.1 交叠均匀子阵列(OUS)

6.1.2 子阵列偏置的影响

6.1.3 非均匀子阵列

6.2 辅助传感器技术

6.2.1 对称辅助传感器结构(SAS)

6.2.2 带宽影响

6.2.3 非对称辅助传感器结构

6.2.4 最优平面天线

6.3 其他技术

6.3.1 空间阻塞矩阵变换

6.3.2 和差通道处理

6.3.3 CPCT处理技术

6.4 小结

第7章 自适应空-时数字滤波器

7.1 最小二乘FLR滤波器

7.1.]空一时最小二乘FIR滤波器原理

7.1.2 全天线阵列

7.1.3 空间变换和FIR滤波

7.2 雷达参数的影响

7.2.1 样本大小

7.2.2 去相关影响

第8章 和天线相关的问题

第9章 空-频处理

第10章 雷达模糊

第11章 干扰环境下的空-时自适应处理

第12章 双基地雷达的空-时处理

第13章 SAR和ISAR中的相关问题

第14章 目标参数估计

第15章 雷达方程的影响

第16章 机载MTI雷达的特殊问题

附录 声呐应用

参考文献

术语表

索引

空时自适应处理原理(第3版)是200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德]克莱姆。

得书感谢您对《空时自适应处理原理(第3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大话传送网(第2版) 电子书
通过本书,读者既可以全面地了解各种技术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及工程应用,也可以选择性地阅读这部传送网的技术简史。
大话移动通信第2版 电子书
通信类科普读物,在充分介绍移动通信的基本框架之余,将移动通信的神奇与精彩展示给读者朋友。 大话移动通信主要面向初入移动通信领域,或已有一定基础,希望进一步完善自己移动通信知识框架的读者,希望为大家解决学习移动通信知识过程中的以下难题: ·怎么学习移动通信知识 ·学习哪些移动通信知识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背后的原因与动力
爱上单片机(第4版) 电子书
适读人群 :电子爱好者 单片机技术初学者 单片机相关专业师生 《无线电》杂志作者杜洋出品 国内单片机爱好者圈子里的有影响力人物 一本有生命力的单片机学习图书 畅销10年,累计销量突破3万册 不仅学技术,还能获得人生指导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可见光通信新型发光器件原理与应用 电子书
目前国内尚没有全面总结讨论适用于可见光通信的光源器件发展的图书。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翔实,集成了国际上氮化物发光器件领域全前沿的热点方向与研究成果。 本书重点分析了新型器件的电学与光学特性,并讨论了不同器件对于可见光通信应用中所具有的显著优势。
天线测量实用手册(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1.准确性。理论的结果必须用实验来检验,而天线参数的测量正好可以作为检验天线设计好坏的基础。在新型天线的研制中,实验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检验理论阶段的手段,又是独立的研究方法。本书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成 的,书中的测量方法都是由实际天线测量工作者经过长期实践得来的,解决了许多理论上还不够成熟的课题。 2.广泛性。全面介绍天线的测量。从频率上讲, 低频率从几十兆赫兹,到毫米波(40GHz);从类型来讲,天线的类型包括面天线、线天线等各种形式的天线;从测量方法上讲,既有较原始的测量方法也有目前的计算机控制自动测量。目前我国移动通信基站数已经超过60万个,特别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我国5亿个手机用户数还将增大,基站天线的市场空间相当广阔,已引起三大运营商的高度重视。本书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移动通信基站天线的测量。 3.实用性。各章节内容都有具体的操作方法,典型测量案例分析,贴近工程实际,工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书内容的学习,参照具体操作方法,完成工程实际任务。 4.先进性。本书介绍的天线测量系统、仪器都是国内外知名产品。这些产品的技术先进性、可拓展性等代表着天线测量的发展方向。 5.规范性。书中内容撰写规范,涉及的标准、协议、接口等符合国内国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