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艾灸:寒湿一去消百病(第二版)

古法艾灸:寒湿一去消百病(第二版)

站内搜索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带你学会家庭艾灸施治,驱寒除湿消百病。

内容简介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作为中医瑰宝的艾灸曾为中国人的健康做出很大的贡献。如今,身处后疫情时代,中国家庭对健康的需求更加迫切。

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中国古人的艾灸养生之法其实很简单,一根艾条、几个穴位,每日坚持灸上十几分钟,就能扫除人体内的寒湿之气,去除多种小毛病、缓解大疾病、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让生命之火烧得更旺。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你阅读中医古籍,轻轻松松地收获古人的养生智慧。

面对取穴,很多艾灸零基础者十分头疼,不用担心,本书一页12张图片连排,看图取穴,简单施治,在真人的演示帮助下,你不用耗费心思琢磨,只要看完4张图片,你就能学会一套家庭艾灸技法。

失眠、感冒、痛经、高血压……全书近50种常见病症的艾灸疗法,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照书快速正确取穴,对症施治,专病专穴,为全家健康助力。

在艾灸之余,本书还提供了与病症相对应的极简按摩和特效简便方,日常捏捏按按,同样能够减轻病痛;煮个粥、泡个茶就能治病与养生,何乐而不为。

驱寒除湿消百病,本书看得明白,学得轻松,古法艾灸,就是如此简单。

作者简介

作者石晶明,中医名家施维智先生嫡传弟子,知名医学科普作家,悬壶济世、行医诊治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中医养生保健专家,诊余时间笔耕不辍,一直致力于向广大群众普及健康知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读

第一章 让艾的温暖驱走体内阴寒

阳气不足是现代人的通病

寒湿乘“虚”而入损阳气

空调为“寒湿”入侵大开方便之门

湿气凝聚则成痰,痰为百病之源

艾是能除一切寒湿的“纯阳之品”

寒证、阴证、虚证更适合艾灸

古人善取天火驱体寒

中国人用灸已超过千年

大宋皇帝是灸疗的忠实粉丝

古法艾灸墙内开花墙外香

第二章 艾灸技法一看就会

艾灸的三个关键

穴位、药草、温热

古人经验一

蕲州艾品质较佳

古人经验二

火气要足

古人经验三

多灸背,少灸胸膈

古人经验四

先阳后阴,先左后右

古人经验五

文火为补,武火为泻

古人经验六

午时艾灸疗效高

如何分辨艾绒的优劣

艾叶泡脚也驱寒

在家自制艾条、艾炷

性情温和的艾条灸

直接充足的艾炷灸

种类繁多的隔物灸

简便好用的辅助工具

选好壮数很重要

快速取穴有妙招

艾灸的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日常保健,脚部、腰部宜常灸

古人认为灸出疮花能“开门驱邪”

在家灸疗需防烫伤

第三章 四季保健灸 将寒湿挡在身体之外

三伏灸和三九灸

春时防风守四关

冬病夏治灸阳经

秋季防凉健脾胃

冬令温灸更驱寒

第四章 驱寒暖子宫让艾做女性的“保护神”

女性体寒,更适合艾灸扶阳

胎位不正,古法艾灸有良效

女性调阴血,宜多灸腹部和下肢

怀孕难,多是因为子宫寒冷

女性必灸的保健穴

以灸养颜,就选古法“窦材灸”

痛经

月经不调

习惯性流产

子宫肌瘤

盆腔炎

回旋灸中极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等

产后缺乳

回旋灸膻中穴、少泽穴、涌泉穴等

第五章 老年人艾灸遍身延年又益寿

衰老的本质是身体里的火烧不旺

明代医学家的养生秘诀

常灸气海穴

老年人必灸的保健四穴

关元穴、肾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糖尿病

雀啄灸脾俞穴、外关穴、阳陵泉穴等

高血压

温和灸足三里穴、太冲穴、涌泉穴等

高脂血症

温和灸丰隆穴、阳陵泉穴、足三里穴等

冠心病

温和灸心俞穴、膻中穴、丰隆穴等

心悸

温和灸神门穴、内关穴、肺俞穴等

中风后遗症

温和灸曲池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

帕金森综合征

温和灸百会穴、合谷穴、四神聪穴等

第六章 艾灸助阳健脾为孩子提供温暖的保护

孩子艾灸的四个关键期

宝宝必灸的两大保健穴

身柱穴、天枢穴

小儿腹泻

温和灸神阙穴、下脘穴、天枢穴等

小儿遗尿

雀啄灸大杼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等

小儿哮喘

温和灸肺俞穴、天突穴、膻中穴等

小儿发热

温和灸大椎穴、肺俞穴、中脘穴等

小儿厌食

温和灸身柱穴、脾俞穴、中脘穴等

小儿便秘

温和灸大肠俞穴、天枢穴、上巨虚穴等

第七章 补肾壮阳气灸出男性的力量

艾灸能激发身体的“阳气之海”

男性必灸的保健穴

命门穴、长强穴

前列腺炎

温和灸命门穴、肾俞穴、阴陵泉穴等

阳痿

回旋灸肾俞穴、关元穴、气海穴等

早泄

温和灸三焦俞穴、足三里穴、阴包穴等

斑秃

温和灸风池穴、大椎穴、太溪穴等

第八章 艾灸祛寒湿的常见病症

风寒感冒

回旋灸大椎穴、曲池穴、合谷穴等

咳嗽

回旋灸孔最穴、列缺穴、膻中穴等

支气管炎

温和灸肺俞穴、中府穴、曲池穴等

过敏性鼻炎

雀啄灸印堂穴、迎香穴、手三里穴等

腹泻

隔蒜灸中脘穴、天枢穴、大肠俞穴等

慢性胃炎

温和灸脾俞穴、中脘穴、天枢穴等

消化不良

温灸器灸中脘穴、上脘穴、胃俞穴等

神经性皮炎

隔姜灸血海穴、三阴交穴、曲池穴等

白癜风

温和灸风池穴、风市穴、血海穴等

荨麻疹

温和灸血海穴、合谷穴、曲池穴等

湿疹

雀啄灸肺俞穴、脾俞穴、足三里穴等

风湿性关节炎

隔姜灸肩髎穴、曲池穴、阳陵泉穴等

慢性肾炎

回旋灸脾俞穴、肾俞穴、三焦俞穴等

颈椎病

温和灸风池穴、天宗穴、肩井穴等

落枕

温和灸大椎穴、阳陵泉穴、肩井穴等

肩周炎

隔姜灸肩井穴、肩中俞穴、曲池穴等

腰肌劳损

温和灸命门穴、腰阳关穴、肾俞穴等

第九章 日常保健艾灸

失眠

温和灸涌泉穴、膈俞穴、肝俞穴等

缓解压力

温和灸百会穴、印堂穴、太冲穴等

解除疲劳

温和灸百会穴、四神聪穴、中脘穴等

足跟疼痛

隔姜灸太溪穴、照海穴、申脉穴等

美白祛斑

回旋灸大椎穴、三阴交穴、曲池穴等

减肥瘦身

隔姜灸三焦俞穴、阳池穴、地机穴等

丰胸乳

雀啄灸膻中穴、足三里穴、大椎穴等

附录 十四经常用穴位灸法速查

任脉常用穴位及灸法

督脉常用穴位及灸法

手太阴肺经常用穴位及灸法

手阳明大肠经常用穴位及灸法

足阳明胃经常用穴位及灸法

足太阴脾经常用穴位及灸法

手少阴心经常用穴位及灸法

手太阳小肠经常用穴位及灸法

足太阳膀胱经常用穴位及灸法

足少阴肾经常用穴位及灸法

足少阳胆经常用穴位及灸法

足厥阴肝经常用穴位及灸法

古法艾灸:寒湿一去消百病(第二版)是2023年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石晶明。

得书感谢您对《古法艾灸:寒湿一去消百病(第二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古法今观 洗冤集 电子书
本书共五卷五十三节,主要记述了中国古代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以及区别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的内容,在很多方面都合乎科学道理。
古法今观 温疫论 电子书
本书原典详论温疫病因、初起、传变诸症及治法等内容,它第一次认识到温疫感染于戾气、具有传染性,开温病学说之先河。原典记载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独特的医疗技术,为今天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营养。编译者除对原典进行注解、翻译外,还加入与现代中医相关联的知识性、趣味性版块,使读者一览古代中医学对当代中医学进步的影响。
古法今观 水经注 电子书
本书以河流为纲,记述了河流流经区域的地理情况,包括山脉、土地、物产、城市的位置和沿革、村落的兴衰、水利工程、历史遗迹等古今情况,并且具有明确的地理方位和距离的观念。
古法今观 考工记 电子书
本书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6大类、30个工种,其中6种己失传,但后又衍生出1种。其内容不仅涉及先秦时代的制车、兵器、礼器、钟磐、练染等手工业的制作工艺和检验方法,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
古法今观 天工开物 电子书
本书记载了明朝中期之前我国的各项科学技术。详细记录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描述了一百多项生产技术,以及多种工具的使用方式,总结了许多生产经验,书中记录的多种生产技术对后世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有些甚至一直被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