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建议:第三法域之理论视角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建议:第三法域之理论视角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以第三法域的理论视角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其修改提出了针对性和现实性极强的建议。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典的章节顺序著述,是本课题研究成果的集大成者。

全书详述并包含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的研究成果,对现行法律规定做了全面解读,并就现行法仍需要修改之处提出了建议,基本实现了理论性、实践应用性和前瞻性的有机结合,既可以作为学界理论研究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未来修法的借鉴。

作者简介

作者吴景明,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校开放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从1993年开始即在律师和司法考试培训中担任商法、经济法的主讲教师至今。现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高级参事,北京市石景山区法院专家咨询委员。曾担任过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挂职检察员、专家咨询委员,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专家咨询委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第一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总则

一、消法总则的功能与作用

(一)消法总则功能与作用的影响因素

(二)消法总则功能与作用的修正

(三)消法总则功能与作用的确定

二、消法宗旨的内容辨析

(一)消法宗旨内容的决定因素

(二)消法宗旨的修改

(三)消法宗旨的确定

三、消法总则的立法模式

(一)消法总则的基本模式

(二)消法总则模式确定的影响因素

(三)消法总则模式的选择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

(一)调整范围的功能与作用

(二)调整范围确定的影响因素

(三)消法调整范围的确定

五、消法调整范围与消法宗旨的关系

(一)消法宗旨与调整范围的概括与具体关系

(二)消法宗旨与调整范围的目标与手段关系

(三)消法宗旨与调整范围的道﹑体﹑器﹑用关系

六、消法调整范围的立法模式

(一)消法调整范围的基本模式

(二)消法调整范围模式确定的影响因素

(三)消法调整范围模式的选择

七、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界定及其利益均衡

(一)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界定

(二)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均衡

(三)经营者与消费者利益均衡的制度构建

第二章 消费者权利[1]

一、概述

(一)消费者权利的起源与发展

(二)消费者权利的法律属性

(三)“消费者权利”抑或“消费者权益”

二、消费者安全权

(一)消费者安全权的内涵

(二)侵犯消费者安全权行为的类型

(三)消费者安全权被侵害的救济

三、消费者知情权

(一)消费者知情权的内涵

(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行为的类型

(三)消费者知情权与商业秘密权的冲突

(四)消费者知情权被侵害的救济

四、消费者选择权

(一)消费者选择权的内涵

(二)侵犯消费者选择权行为的类型

(三)消费者选择权的保障

(四)消费者选择权的界限

五、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一)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内涵

(二)侵犯消费者公平交易权行为的类型

(三)消费者公平交易权保护的具体途径

六、消费者损害救济权

(一)消费者损害救济权的内涵

(二)消费者损害救济权的分类

(三)消费者损害救济的实现

七、消费者结社权

(一)消费者结社权的内涵

(二)消费者结社权保护现状与配套机制

(三)消费者结社权保护配套机制

八、消费者受教育权

(一)消费者受教育权的内涵

(二)消费者受教育义务的属性

(三)消费者受教育权利(义务)的实现

九、消费者受尊重权

(一)消费者受尊重权的内涵

(二)侵犯消费者受尊重权行为的类型

(三)消费者受尊重权与民法人格权

十、消费者监督权

(一)消费者监督权的内涵

(二)消费者的监督权的内容

(三)消费者监督权属于社会监督权

十一、消费者反悔权

(一)消费者反悔权的内涵

(二)消费者反悔权与其他权利的辨析

(三)对我国消费者反悔权的评价

第三章 经营者义务

一、经营者义务概述

(一)经营者的概念界定

(二)经营者义务的一般问题

二、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义务的具体内容

(一)履行法律义务的义务

(二)接受消费者监督的义务

(三)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

(四)产品召回义务

(五)提供商品和服务真实信息的义务

(六)标明真实姓名和标记的义务

(七)出具凭证﹑单据的义务

(八)品质保证义务

(九)“三包”义务

(十)非现场购物无条件退货的义务

(十一)不得以格式合同等方式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义务

(十二)尊重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

(十三)特殊消费方式经营者的信息披露义务

(十四)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义务

三、其他课题组认为应增加的经营者义务

(一)对预付式消费经营的规范

(二)对行业规范的限制

(三)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保持完整性

(四)经营者协商解决消费纠纷的机构或者人员

第四章 国家对消费者的保护

一、国家对消费者进行特殊保护的法理基础

(一)国家对消费者进行特殊保护的理论根源在于国家干预的理论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弱势地位需要国家干预予以纠正

(三)对消费者进行特殊保护是国家履行其职能的表现

(四)国家对消费者的保护体现了法律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二、国家对消费者进行特殊保护的方式

(一)立法保护

(二)行政保护

(三)司法保护

三、对消费者的国家保护的阻碍及其克服

(一)国家保护的边界不够清晰及其克服

(二)国家对消费关系干预的失灵及其克服

第五章 消费者组织的重构

一、消费者组织的历史回顾

二、摆脱身份尴尬之名称和独立性探讨

(一)关于名称

(二)关于独立性

三、官方社会团体的经费来源及官方资源优势

(一)政府拨款

(二)销售出版物的收入

(三)会员费

(四)社会捐赠

(五)其他合法收入

四、再造社会公信力之内部结构和人员构成

五、代表消费者提起公益诉讼等新的职能定位

(一)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二)通过对商品或服务的检验﹑比较试验等手段,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

(三)代表消费者提起公益诉讼

六、多元化发展:官方组织与民间组织和谐共生

第六章 新消法争议解决机制的不足及完善建议

一、完善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

(一)现实立法背景下公益诉讼制度实施之困

(二)消费公益诉讼制度完善建议

二、细化“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

(一)“七日无由退货”的立法缺陷

(二)“七日无由退货”的制度完善

三、建立非诉讼在线纠纷解决机制

(一)在线交易纠纷大量增加的原因

(二)在线纠纷解决完善建议

四、建立消费纠纷仲裁制度

(一)我国仲裁制度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

(二)建立消费仲裁制度的具体建议

五、畅通消费侵权行政救济渠道

(一)需要政府完善的消费者维权现状

(二)政府完善诉讼解决机制的建议

第七章 新消法之法律责任

一、消法法律责任概述

(一)历史发展

(二)现状(新消法的优势与不足)

二、法律责任的规定

(一)经营者的民事责任

三、经营者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一)概述

(二)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惩罚性赔偿

四、经营者的行政责任

(一)行政处罚的依据和处罚主体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

(三)经营者的违法情形

五、经营者的刑事责任

六、法条竞合

1.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的竞合

2.在财产赔偿和处罚上民事赔偿责任优先

七、对经营者的权利救济途径

后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建议:第三法域之理论视角是2014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吴景明 等。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改建议:第三法域之理论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金融法理论与实务(第3版) 电子书
更新和增加了互联网金融中最常见的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的法律风险和监管等内容;按信用卡最新规定更新相应内容,融入了证券法修订中聚焦的问题。更多采用了作者从金融行业一线采集的实际案例;以二维码链接视频案例、知识点解读等学习资料。提供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视频案例、文字案例、参考答案、实训指导、模拟试卷、拓展阅读资料等,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
残障权利研究(第三卷第二期2016·冬季号) 电子书
本册是《残障权利研究》2016年第3卷第2期,全书以残障权利为主题,就残障人就业、残障人教育等议题进行深入探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 电子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释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招标投标法》颁布12年来,我国招投标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招投标市场不断壮大,行政监督管理体制逐步完善,招投标制度日趋完备,对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采购质量效益,预防惩治腐败,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招投标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规避招标或者搞“明招暗定”的虚假招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理论与探索 电子书
一部从诉讼法学专业角度研究司法体制改革的诚意之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人淡忘,政府亟须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当前,保护“非遗”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此书对于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巨大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既是一部科普之作,也是一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手册。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