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罗国杰文集)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罗国杰文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创性见解和学术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阐述了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任务,特别是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体系结构和特征和价值观,对道德需要、道德评价、道德境界、道德人格等伦理学的基本问题都有开创性的见解。作者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创者,全书反应了我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探索发展的学术历程。

作者简介

罗国杰,男,1928年1月生,河南省内乡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法律系。195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哲学系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等职。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思想史、思想道德教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概说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道德科学

一、为什么说伦理学是道德科学? 道德现象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它对道德这一特殊社会现象是怎样理解的?

三、道德这一社会现象的特殊矛盾是什么?

四、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还应注意学习哪些邻近学科?

五、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任务

六、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方法

伦理学的体系与类型

伦理学的历史

一、词 源

二、对象、任务和方法

三、伦理学的历史

四、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五、伦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六、趋势和展望

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与任务

一、伦理学的对象

二、伦理学研究的方法

三、伦理学的任务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体系结构与学科定位

谈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几个问题

一、研究伦理学的目的是什么

二、无产阶级的道德是功利主义吗

三、关于道德评价中的标准和根据

四、伦理学和哲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伦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怎样理解道德的

三、怎样理解道德这一社会现象

四、道德的社会职能

五、伦理学作为科学的特点

谈谈有关伦理学的几个问题

一、伦理学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关系

二、伦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些基本特点

四、关于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中的物质利益原则

试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结构的特征

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关系

一、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伦理学这门科学的内容

二、关于在大学生中开设伦理学或道德品质修养课的建议

三、理论和实际结合,寓德育教育于理论教育之中,是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对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一些粗浅的意见

第三编 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道德进步

共产主义道德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

道德和改革的关系

道德和社会进步的关系

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

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

伦理学的任务

第四编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产生是伦理史上的一次革命变革

论无产阶级道德原则和资产阶级道德原则的根本对立

一、关于道德原则的出发点

二、关于道德原则的核心

三、关于道德原则的归宿

试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价值观

一、怎样理解伦理学中的价值

二、对社会价值的历史考察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价值观

对整体与个人关系的思索

第五编 道德需要、道德义务与权利

论道德需要

论道德义务与道德权利

一、政治、法律和经济上的权利和义务

二、道德上的权利和义务

三、社会必须重视对个人道德权利的满足

四、高尚的道德行为不附带个人利益的要求

五、正确认识道德行为的三个重要环节

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再认识

一、必须改变权利与义务不相称的情况

二、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

三、权利、义务同一个人的“人格”

第六编 道德评价

有关道德评价的几个问题

一、善恶的责任(自由和必然的关系)

二、善恶的标准

三、善恶的根据

四、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

动机和效果

道德评价

一、道德评价的标准

二、道德评价的根据

三、道德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第七编 道德修养与道德境界

试论道德修养

一、怎样正确理解修养

二、无产阶级人性论是道德修养的前提

三、按照什么标准来修养

四、感情、意志、信念在道德修养中的作用

五、道德修养就是两种道德观的斗争

六、与实践相联系是无产阶级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七、加强修养,为提高共产主义道德而斗争

论道德境界

论道德人格

第八编 应用伦理学的有关问题

人工生殖技术应用的道德思考

加强对生态伦理学的研究

伦理责任与生态环境

应当重视生态伦理学研究

第九编 对道德问题和普遍伦理的思考

当前有关道德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伦理道德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关于价值导向分歧

二、关于道德的本质

三、关于传统道德文化

社会主义道德问题

一、关于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念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价值建设教育的重要意义问题

二、关于这几年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观念的争论问题

从“仁”到“为人民服务”

关于普遍伦理的思考

一、从伦理道德的规范性看普遍伦理

二、普遍伦理在今天的重要意义

三、对普遍伦理的几点看法

第十编 比较研究

西方现代伦理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

不同(东西方)文化对话中的伦理问题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和西方传统伦理道德的比较

一、这次政治风波在意识形态方面对我们的启示

二、自由化思潮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

三、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

四、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哪些应批判,哪些应继承?

五、西方的传统伦理道德

六、在今天的中国有无积极作用,是否可作为我们今天社会伦理道德的一个价值导向?

东西方企业文化比较

一、西方的企业文化

二、东方的企业文化及其合理因素

关于研究东方道德的三个问题

一、东方道德的基本特点

二、关于东方道德的历史地位和未来的作用

三、关于东方道德同现代化的关系

中西价值观的比较和青少年的道德教育

一、西方价值观的基本特点

二、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基本特点

三、在分析鉴别中批判和继承

第十一编 关于伦理学的学科发展

我国伦理学的现状和展望

一、近年来伦理学的发展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当前形势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三、今后的主要任务

四、相互学习,团结奋斗,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对编写伦理学教材的几点想法

伦理学的回顾与发展

十年来伦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一、伦理学十年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的分析

二、几个重点理论问题的分析

三、几点展望

二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第十二编 学术自述与访谈

我从事伦理学教学工作的回顾

当前伦理学研究与社会道德建设的有关问题

我的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我是怎样走上伦理学专业的教学、研究和探索的

二、对伦理学问题的关注

三、我的“新德性论”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四、我的“新德性论”的主要思想和基本内容

附录

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加强主观修养

一、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辩证统一

二、关于集体主义、个人主义和个人利益

三、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

研究毛泽东伦理思想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罗国杰文集)是201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罗国杰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罗国杰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身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电子书
本书选取鲜活生动的案例,采用符合青少年成长特点和阅读习惯的形式,以马克思哲学原理解读身边的故事,诠释马克思哲学原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青少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和应用,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西人西学翻译与晚清救国良策的探索 电子书
晚清社会历史变革与华人、西士的西学翻译及其对“兴国策略”的探索有着必然联系。本书选取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四个历史节点的四部代表译著《美理哥合省国志略》《文学兴国策》《全地五大洲女俗通考》《人学》做描写式的共时研究,分析了地缘文化、妇女解放、教育改革、人学四个议题的翻译在救国思潮下的翻译特点和策略。通过对译本的历时研究,揭示西学翻译在救国思潮下的阶段性特点、脉络和逻辑,译本体现的振
态度理论:史蒂文森情感主义伦理学思想 电子书
史蒂文森是元伦理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情感主义伦理学之集大成者、“态度理论”的创立者。正是由于他的工作,使一种曾经备受误解、批评与责难的理论──情感主义伦理学,获得了重要的发展和稳固的学术地位。本书对史蒂文森的情感主义态度理论,包括道德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伦理判断的两种分析模式、伦理学研究方法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结合元伦理学的发展,对其理论进行了客观、中肯的评价。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2019年卷) 电子书
《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以价值论和伦理学前沿问题为研究旨趣,刊载价值论和伦理学原理以及中西伦理思想史、现代生活的价值或伦理反思方面的文章。本卷针对传统价值与伦理、西方价值与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区生活的路径等问题展开讨论,既对任法融的道德思想、孟子之前的儒学性善论、人类道德意识的演变、叶适功利之学等中国传统价值与伦理展开了分析,又对托马斯自然法思想的近代意义、伊璧鸠鲁的快乐主义、哈贝马斯对技
王卡纪念文集 电子书
王卡:著名道教学者,成果影响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