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研究刑法防止交通犯罪及立法完善途径
内容简介
《刑法修正案十一》设置妨碍安全驾驶罪以及实践中出现的诸多交通犯罪,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交通领域犯罪的热议。同时,自2011年2月25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设置危险驾驶罪以来,该罪已实施十年有余。因此,有必要研究刑法如何防止交通犯罪,尤其是如何设置交通风险管控法网,从而守护交通安全。本书对我国刑法规制交通犯罪的立法现状及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引入英美法系的危害原则及其衍生的间接危害行为,对我国刑法应对交通风险的立法,尤其是没有实害结果犯罪立法的完善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交通犯罪领域的间接危害行为的种类、特征,提出完善我国交通犯罪刑事立法的解决路径。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第一章 中国刑法规制交通犯罪的立法现状及困境
第一节 我国刑法对造成实害结果的交通犯罪行为的规制现状
第二节 我国刑法对没有造成实害结果的交通犯罪行为的规制现状
第三节 我国现行交通刑事法网的疏漏和缺陷
第二章 “危害原则”及刑法立法确定罪质的根据
第一节 “危害原则”学术发展史简考
第二节 “危害”之概念和范畴
第三节 “危害原则”:刑法的道德底线及其法哲学意义
第四节 危害原则遭遇的其他原则挑战
第五节 当代法治国家刑法立法确定罪质的根据:危害原则
第三章 间接危害行为:概念和犯罪化依据
第一节 间接危害行为的概念及与关联概念的区分
第二节 间接危害行为的类型及其犯罪化的根据
第三节 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的必要性和依据
第四章 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的法治危机和公平归责路径
第一节 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对罪的要素的简化
第二节 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诱发的法治困境
第三节 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归责的各学说梳理
第四节 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的道德限制
第五章 交通犯罪领域的间接危害行为及其犯罪化思考
第一节 交通犯罪领域的间接危害行为之范畴
第二节 交通犯罪领域的间接危害行为类型
第三节 交通犯罪领域间接危害行为之犯罪化考量
第六章 规制交通犯罪领域间接危害行为的刑法立法完善
第一节 主要国家交通犯罪立法梳理
第二节 刑法规制交通犯罪领域“危险型”间接危害行为立法完善
第三节 “危险型”间接危害行为中的肇事逃逸和不救助行为犯罪化路径
第四节 规制交通犯罪领域的“需介入干预型”间接危害行为立法路径
第七章 交通犯罪领域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后的配刑
第一节 配刑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实害犯配刑与危险犯配刑的区别
第三节 国外交通犯罪领域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后的配刑情况梳理
第四节 我国交通犯罪领域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后的配刑构想
余论
参考文献
交通风险语境下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研究是2022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姜敏。
得书感谢您对《交通风险语境下间接危害行为犯罪化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