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王阳明修身六讲

致良知:王阳明修身六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资深儒家学者邵逝夫先生关于阳明学的讲义稿。以修身工夫为脉络,细述阳明先生一生学行。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大量史料和古今研究成果,分为立志、龙场悟道、的见良知、事上磨练、随顺良知、纯然良知六讲,将阳明先生一生的经历和学问做了非常详尽和条理化的讲述,尤其注重从儒学在心学这个向度的解析。

与已有诸多有关著述不同的是,作者紧扣阳明先生学问“致良知”“知行合一”两大核心精神,以自身的修身工夫为出发点,兼顾历史学和哲学两个领域,力求从阳明本身谈阳明,不生枝节,不以概念视人,格外着力于阳明学“修身”层面的进路,将阳明一生六个阶段的学问进境和具体修身工夫讲述得十分透彻,对当今阳明学热潮下忽视修身工夫的根本弊端,起到了弥补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邵逝夫,字贞元,江苏射阳人。曾师从朱季海先生研习训诂。常年讲学于苏州、邹城、郑州等地。2014年春,发起贞元义学。2018年起,推行明志教育。撰有《颜氏家训》(合作,上海古籍出版社)、《诗经选释》《大学释义》《中庸释义》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阳明先生的孝与忠

序二 风雨之后见彩虹

序三 生命的灯塔

前言 我们究竟应该向阳明学什么

小引 光明此心

第一讲 立志

一、阳明立志始末

二、责志的力量

三、人无志不立

第二讲 龙场悟道

一、关于悟道的三个误解

二、何谓悟?

三、悟道龙场

四、阳明究竟悟到了什么?

五、阳明之悟绝非禅悟

第三讲 的见良知

一、悟后起修更重要

二、阳明悟后生涯概述

三、省察克治

四、心上体认

五、阳明的所教即其所为

第四讲 事上磨炼

一、从静水沉泥到去泥纯水

二、破心中贼难

三、宸濠之变

四、忠、泰之难

五、以良知为明师

第五讲 随顺良知

一、“致良知”之教的揭示始末

二、“致良知”之教纲要

三、知行合一

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五、狂者胸次

第六讲 纯然良知

一、天泉论道

二、赴任途中讲学

三、平定思恩、田州之乱

四、破八寨、断藤峡之贼

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六、阳明遗愿

参考书目

附录 此心如月照空明

致良知:王阳明修身六讲是2023年由联合天畅出版,作者邵逝夫。

得书感谢您对《致良知:王阳明修身六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王阳明:一切心法(套装共2册) 电子书
普通读者罕有知道,王阳明原是一个被翻案的奸佞。《明实录》里的王阳明不但奸邪,还很有几分色厉内荏的丑态,是一个墙头草一般的投机分子。他纵兵屠城,窃夺他人战功,散布异端邪说蛊惑人心,以邪教教主的姿态享受着信徒的阿谀与供奉。乃至清朝编修《明史》,才算是以新一代的官修正史为王阳明做了正式的翻案。而在王阳明弟子们谦卑写就的私史里,他又仿佛头顶光环的圣徒,有神鬼莫测之能,每每还有灵异的奇遇。于是我们每个人对王
王阳明佛教观研究:“同异”与“是非”之辨 电子书
王学不是“阳儒阴释”,而是儒学的一种新形态;它与佛教禅宗相似或相同是因为两者都把“道”内在化了。同时,它也不是“儒体佛用”,确切地说,它是“儒因佛缘”,即它是在“成为圣人”这一儒学的动因中生发出来的,佛教因素在其形成过程中只是起了助缘的作用;经过改造的佛教因素成为王学的有机成分,但不是核心要素。
六个思考框 电子书
本书属于德博诺创意思考经典系列。本书分析了作者提出的“六个思考框”思维理论,讲解了如何使用三角形框、圆形框、正方框、心形框、钻石框、平板框从目的、准确、视角、兴趣、价值、结果六个维度引导注意力,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并高效且准确地从信息中提炼价值。“六个思考框是一种成形的思维方法,能帮你更全面、深入地分析与理解信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专注、高效地思考。
六枚价值牌 电子书
本书属于德博诺创新思考经典系列。如今,无论组织还是个人,都面临着竞争升级的局面。如何超越竞争,把握机遇?一个方法就是去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本书提供了深度思考价值的框架、工具和方法,帮助组织和个人准确进行价值评估、设计和实现价值,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王学研究(第六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六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