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研究:19341939

乔治·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研究:19341939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探讨奥威尔四部30年代作品,分析人物追寻自由与幸福,拓展奥威尔研究领域。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乔治·奥威尔在1934至1939年创作的“三十年代小说”——《缅甸岁月》、《牧师的女儿》、《让叶兰飘摆》、《上来透口气》。这四部小说的知名度虽然不如奥威尔的代表作《动物庄园》、《一九八四》那样高,研究资料也较少,却是奥威尔青年时期的主要作品。本书从奥威尔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入手,通过分析四部三十年代小说主人公对不幸命运的反抗过程,探究他们追寻自由和幸福的过程和结果,揭示人自由解放的前提是在特定的境域下对人的重新发现、理解与关爱。同时,通过对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的解读,为中国的奥威尔研究提供参考。

章节目录

封面

目录

内容简介

扉页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奥威尔研究述略

第一节 国外研究

第二节 国内研究

第二章 三十年代小说创作与青年奥威尔

第三章 白人囚徒的追寻之败

第一节 种族隔离制度对穷白人的戕害

第二节 白人囚徒的自我救赎

第三节 白人囚徒的选择错位

第四节 与现实对比 追寻怎样的希望

第四章 对中产者社群的逃离与回归

第一节 人格逻辑悖论下的失忆和走失

第二节 在流浪无产者中的倾听与失声

第三节 在中产者罗网中的进入和挫折

第四节 在叙述者启导下的认识与回归

第五章 反抗金钱语码的城市之旅

第一节 主人公与金钱语码的矛盾对峙

第二节 金钱语码下的迷茫反抗

第三节 都市游走后与退归独守

第六章 面向故乡的怀旧和逃离

第一节 怀旧——摆脱城市生活的精神之旅

第二节 城市生活的压力与怀旧符号的内涵

第三节 回归故乡与最后希望

余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研究:19341939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丁卓。

得书感谢您对《乔治·奥威尔三十年代小说研究:19341939》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时代小说坊·守望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王汉坤在大革命前夜秘密入党,大革命失败后又与组织失去联系50年中,他始终不忘自己是共产党人,坚守信仰,矢志不渝地在湘北王家铺一带唤醒民众、组织民众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之后又参加抗日战争,支援解放战争,支持土改,为党和人民群众的事业奋斗不止。小说情节贴近生活,真实感人,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和理想追求。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威廉·加迪斯研究 电子书
本书把威廉·加迪斯这位被忽略的美国后现代派作家纳入后现代主义小说研究的视野,分析加迪斯作品的主题思想,探讨加迪斯如何实现他对后现代社会的批评,体现了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对自身文化的反思,对历史现实和文化脉络中所隐含的危机的洞察,深刻领会他在小说中如何实现形式创新与意义深度的完美统一。
“尚情”思潮的生命审美研究:晚明人情小说的“理”与“欲” 电子书
本书以晚明时期的人情小说为研究对象,以个体生命存在为逻辑起点,通过“情”的演变,即从“情欲”的觉醒到“欲”的泛滥,再到“理”的回归,展现生命的内向探索过程。以生命存在为视角对晚明文化的考察,展现了儒家正统意识形态与世俗大众文化的对立与融合的过程。在理与欲、感性与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一系列矛盾中,个体生命如何实现二者的协调,即一种审美与伦理的统一,既是历史问题,也是建构当代社会的新的意识形态与价值
中外小说经典阅读 电子书
本书以文学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为顺序,分为中国古代小说、中国现代小说、中国当代小说,外国小说选读四个单元。
小说的世界地理 电子书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邱华栋的一部文学评论文集,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欧洲作家:神话、回忆与意识流”;“北美作家:新大陆、孤独与行动的人”;“‘拉美文学爆炸’四主将”;“亚洲作家:故乡、大地与寻找”;“非洲作家:瓦解、新生与魔歌”;“无国界作家:穿越、哀愁与叙事艺术”。作者以极高视界关照了全球整个20世纪到21世纪初的文学现象,通过文本细读、对作者的追根溯源和社会背景分析,解读了对欧洲、美洲、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