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第二版)

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第二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音乐文献学的知识与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作者的学术经验,具体讨论了传统学术的精髓,也讨论了不同类型的研究者胜任文史考据工作的途径。

本书对读者从零基础开始了解中国的传统学术和音乐文化遗产有重要价值。首版出版后一直被武汉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院校作为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作者王小盾,笔名王昆吾,现为温州大学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早期文化研究、中国音乐史和音乐文献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讲 进入学术工作的十条经验

一、 引言

二、 个人经历

三、 十条经验

四、 结语

第二讲 学会阅读:以《礼记·乐记》为例

一、 关于培养阅读习惯

二、 阅读《礼记·乐记》的两个方案

三、 结论

第三讲 掌握文史研究方法的三条途径

一、 引言

二、 第一条途径:做一项练习

三、 第二条途径:进行音乐文献学研究

四、 第三条途径:按跨学科研究的需要,系统阅读

第四讲 古典文献学的构成

一、 引言

二、 目录学

三、 版本学

四、 校勘学

五、 传注学

六、 辑佚学和辨伪学

七、 小结

第五讲 利用工具书搜集专题资料

一、 引言

二、 借助资料索引搜集有关研究成果

三、 借助辞书了解关于某一事物的语言学记录

四、 借助类书建立知识线索,确定主题词

五、 借助目录学著作阅读古籍

六、 结语

第六讲 关于编纂音乐史料的学术规范

一、 引言

二、 整理音乐古籍要用好文献学方法

三、 汇编音乐史料要有“体例”意识

四、 进行音乐古籍辑佚工作要注意结构复原

五、 总结

第七讲 从《琴操》版本谈音乐古籍辑佚学

一、 《琴操》的版本

二、 读画斋本的文献学性质

三、 从辑佚学角度看读画斋本《琴操》

四、 从音乐文献传播的角度看《琴操》诸本

五、 总结

第八讲 域外汉文献中的音乐史料:越南和韩国

一、 引言

二、 越南汉文古籍中的音乐史料

三、 韩国汉文古籍中的音乐史料

第九讲 域外汉文献中的音乐史料:日本

一、 引言

二、 日本的早期音乐及其记录

三、 中古大陆音乐的输入及其典籍遗存

四、 日本近世音乐和“明清乐”的资料

五、 从日本音乐文献看唐传古乐谱研究

第十讲 遗落在民间的音乐文献

一、 民间音乐文献的分布

二、 从仪式看民间唱本的分类

三、 如何为民间唱本编写目录

四、 民间音乐文献学的特点和意义

附录一 古典文献学参考书解题

一、 文献学总论

二、 目录学

三、 校勘学

四、 版本学

五、 辑佚学

六、 辨伪学

七、 音乐文献学

附录二 音乐典籍在大型丛书中的分布

一、 “四库”系列丛书

二、 其他丛书

附录三 类书中的音乐资料

一、 《北堂书钞》

二、 《艺文类聚》

三、 《初学记》

四、 《白氏六帖事类集》

五、 《文苑英华》

六、 《册府元龟》

七、 《玉海》

八、 《太平御览》

九、 《事林广记》

十、 《永乐大典》

十一、 《古今图书集成》

附录四 日本、韩国古代音乐文献目录

一、 《韩国音乐学资料丛书》分册目录

二、 日本雅乐古籍目录

三、 明清乐书谱目录

后记

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第二版)是202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小盾。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音乐文献学初阶(第二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图案设计(第2版) 电子书
职业教育图案设计注重实用性,分析经典风格并演绎应用,循序渐进教学方法。
艺术概论(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绪论、本质论、历史论、门类论、主体论、创作论、作品论和接受论。本书注重了艺术观点的学术性和理论的科学性,体系的系统性和知识的丰富性,设计的独特性和结构的条理性,门类的多样性和例证的精彩性,学理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生动性。本书配有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文字案例、视频案例、习题参考答案、模拟试卷等教学(学习)资料,索取方式参见更新勘误表和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素
设计构成(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三篇:理论基础篇、项目实训篇、案例赏析篇。理论基础篇介绍构成的历史与发展、构成设计概述;项目实训篇通过四个项目十三个任务,训练读者应用形式美法则、应用形式要素设计平面造型、表达色彩、塑造空间形态的能力;案例赏析篇分析了构成设计在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本书通过项目教学,将构成设计的视觉语言及其构成规律,融入各个项目的任务中,内容编排符合构成设计的教学规律,强调
艺术概论(第3版)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绪论、本质论、历史论、门类论、主体论、创作论、作品论和接受论。本书注重艺术观点的学术性和理论的科学性、体系的系统性和知识的丰富性、设计的独特性和结构的条理性、门类的多样性和例证的精彩性、学理的严谨性和语言的生动性。本书配有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案例(文字、图片、视频)、习题参考答案、模拟试卷等教学(学习)资料,索取方式参见“更新勘误表和配套资料索取示意图”。
设计色彩(微课版) 电子书
以设计色彩基础教学为中心,讲述色彩与设计色彩的基础知识及相关训练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