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关注全媒体时代中的新闻编辑动态。
内容简介
新闻编辑所加工的元素不仅包括文字,还有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等。而随着媒体形态的发展和变化,新闻编辑的过程也在不断变化。本书聚焦中国及国外最新的新闻编辑案例,关注全媒体时代不同媒体形态的新闻编辑操作,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到报网融合、智能手机,再到社交网络、移动客户端,力求启发读者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工作如何突破、媒介融合过程中的新闻编辑变革将走向何处、新媒体新闻编辑流程的前沿是什么。我们认为,对于新闻编辑这一信息生产环节来说,有些基本的工作内容、流程、标准是不变的,但有一些却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我们应当关注全媒体时代中的新闻编辑动态。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前言
第一讲 一场报纸与企业主的论战:编辑的专业主义离我们还有多远?
报纸版面是有限的公共资源
合理利用版面语言
信源的真实和准确是编辑对报道负责的开始
编辑的“把关人”角色还体现在审稿过程中
守住职业道德底线,勿透支媒体公信力
第二讲 跟着美国王牌节目学编辑:电视新闻编辑制作的要点与要求
“波峰—波谷”式编排
新闻组合
多样化报道形式
图文、动画的运用
第三讲 消失的马航MH370:突发事件电视新闻直播背后的编辑故事
突发事件的直播形式
1.预告最新消息
2.直播核心事件
3.解读最新消息
4.核心事件重复播出
新闻直播的内容选择
1.重大性
2.相关性
3.真实性
4.人文关怀
入门:用图片帮助理解新闻中的复杂概念
进阶:动画图片 加强理解
升级:虚拟演播室 置身其中
高级:实地试验 还原真相的尝试
专家答疑解惑 提供角度
用专家的话语表达媒体态度
如何选择直播中的专家
第四讲 是“记者”,也得是“编辑”: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编辑技巧
“雪崩”成新媒体专题代名词
一次高超编辑技巧的集中体现
无限接近真相的报道范本
多媒体专题的自我救赎
成功可否复制
三快三慢
1.新闻报道上要做到“快传达、慢报道”
2.新闻学上要做到心理安慰上的“快”和心理重建上的“慢”
3.在新闻报道方针上要做到“快评述”和“慢思考”
蕴含其中的高标准
第五讲 融合编辑的“互动”本质:从一组政治话题的视觉化编辑说开去
注意力时代的视觉化趋势
联合新闻网与台湾政治新闻
新闻标题也能视觉化编辑?
融合编辑的基本元素:图片呈现
图示动画编辑的视觉趣味性
视频编辑应当原生态呈现
文字编辑的视觉化呈现方式
政治新闻为什么强调视觉化
媒介融合与互动编辑
新闻编辑互动形式的发展
1.单向、非实时——传统媒体的互动
2.双向、实时——网络媒体的互动
融合新闻编辑的互动形式
1.粘贴集纳式的新闻编辑
2.整合重构式的新闻编辑
1.意见发表式互动
2.分享式互动
3.交互应用式互动
行为影响式互动
融合编辑互动的展望
1.整合数字渠道,发挥网络载体的技术特性
2.善用多媒体平台,与传统传播手段相结合
3.提高网络互动的技术水平,追赶技术潮流
第六讲 大数据时代来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大数据编辑中的应用
大数据与新闻编辑
数据调研:大数据编辑的第一步
1.招募调查者,秘密采访骚乱参与人
2.主动与研究机构合作,进行专业化数据分析
数据呈现:大数据编辑需要“浅”表达
1.暴徒故事的形象化呈现
2.谣言传播的可视化呈现
传统媒体如何做到大数据编辑的“巧”应用
1.“公信力市场”需要准确可靠的数据
2.与专业研究机构的合作促使研究结果客观中立
3.多媒体手段的可视化呈现造就精彩“故事”
第七讲为什么这些报道能获奖?美国普利策新闻奖作品的多媒体编辑
图文影像的立体式呈现
数码工具的视觉交互展示
综合叙述语境中信源的全面考察
形式:多种适当媒介传播符号的使用与融合
不同题材多媒体编辑的媒介选择
1.政治类新闻:图片、视频、图表
2.经济类新闻:数据图表、数字工具
3.医学类新闻:视频、互动演示、图片
4.社会类新闻:图片、视频、音频幻灯集
第八讲 你的手机能编辑新闻吗?突发事件中公民新闻的编辑要义
人人都能当记者
表现形式:重点在于内容互动
1.注意全面整合,突出个性化、本土化的表现板块
2.注意扬长避短,重在信息准确与实时性互动更新
3.注意位置服务,互动地为用户过滤本地新闻线索
生产模式:关键是移动终端
1.微观应用上的两个重要细节
2.宏观流程上的环节“合流”
实践策略:核心在于新闻交易
智能手机新闻内容的特点
1.信息内容精确分类
2.篇幅短小、主题明确
3.人性、互动与分享性
智能手机新闻生产的特点
1.逆专业化
2.去商业化
内容生产创新机制的建构
1.平台化
2.小型化与自治化
编辑应更加注重客户端的阅读体验
第九讲 如何当好社交媒体编辑?国际财经媒体中文网的社交编辑策略
路透中文网的社交媒体运营现状
运营者:编辑部与市场部的合作
路透中文网社交平台运营的问题
1.对社交媒体的重视度和了解度
2.本土化新闻还是全球化新闻?
社交媒体信息的“硬”与“软”
国际财经媒体在华社交媒体的发力点
1.日常沟通是第一位且最直接的层面
2.形成一套强化中心主题的战略传播
3.与关键节点建立长期关系的人际传播
启示与建议
1.简洁性
2.适应性
3.可浏览性
4.互动性
5.社群性及对话性
第十讲 移动时代,和你一起走的新闻:移动新闻客户端的编辑特色
手机新闻客户端案例讨论
兼顾道路:原创与引用的均衡
手机新闻客户端编辑特色
移动新闻客户端及其用户特点
移动时代,客户端编辑走向何方?
后记
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是2015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超。
得书感谢您对《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