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师文集: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是当代非常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所创立的相对论和所揭示的辐射的粒子性,随后被发展到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对唯物论哲学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他同时又是一位富有哲学探索精神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思想家。他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先后生活在帝国主义政治旋涡中心的德国和美国,在恶劣环境中坚持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和种族歧视,为人类的进步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爱因斯坦生长在物理学急剧变革的时期,通过以他为代表的一代物理学家的努力,物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伽利略和牛顿建立的古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经历了将近二百年的发展,到十九世纪中叶,由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建立,特别是由于法拉第和麦克斯韦在电磁学上的发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成就,使得当时不少物理学家认为,物理学领域中原则性的理论问题都已经解决了,留给后人的,只能在细节方面作些补充和发展。可是,历史的进程恰恰相反,接踵而来的却是一系列古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新现象:以太漂移实验、元素的放射性、电子运动、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等等。在这个新形势面前,物理学家一般企图在旧理论框架内部进行修补的办法来解决矛盾,但是,年轻的爱因斯坦则不为旧传统所束缚,在洛伦兹等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空间和时间这样一些基本概念作了本质上的变革。这一理论上的根本性突破,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他一生非常重要的科学贡献是相对论。1905年他发表了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论文,提出了狭义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建立了狭义相对论。这一理论把牛顿力学作为低速运动理论的特殊情形包括在内。它揭示了作为物质存在形式的空间和时间在本质上的统一性,深刻揭露了力学运动和电磁运动在运动学上的统一性,而且还进一步揭示了物质和运动的统一性(质量和能量的相当性),发展了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原理,并且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后,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1915年他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进一步揭示了四维空时同物质的统一关系,指出空间一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它并不是平坦的欧几里得空间,而是弯曲的黎曼空间。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引力论,他推断光在引力场中不沿着直线而会沿着曲线传播。这一理论预见,在1919年由英国天文学家在日蚀观察中得到证实,当时全世界都为之轰动。1938年,他在广义相对论的运动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即从场方程推导出物体运动方程,由此更深一层地揭示了空时、物质、运动和引力之间的统一性。广义相对论和引力论的研究,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实验技术和天文学的巨大发展受到重视。
《大师文集:爱因斯坦文集(第2卷)》:
爱因斯坦从1901年到1955年共发表了专门性的科学研究论文大约200篇,这一卷文集选译了其中有代表性的37篇。
这一卷选编的科学论文,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主要的分别简介如下。
(一)相对论及其推广
1.狭义相对论——首篇论文是1905年6月的《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这是爱因斯坦青年时代多年探索的结果,以完整的形式提出了等速运动下的相对性理论,提出了空间、时间的新概念。这是一篇引起物理学理论基础变革的重要文献。同时,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他又提出了质能相当关系,在理论上为原子能的应用开辟了道路。
2.广义相对论——1907年,爱因斯坦提出有必要把相对性理论从等速运动推广到加速运动,其基础就是惯性质量同引力质量的相当性。1912年开始,他在M.格罗斯曼的合作下,用张量分析和曲面几何作为数学工具,终于在1915年11月25日的论文《引力场方程》中,建立了普遍协变的引力场方程,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逻辑结构。1916年的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就是这项工作的总结。
《大师文集: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
这一卷选编的内容主要是爱因斯坦的社会政治言论,反映他的一般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科学观、经济观、教育观、道德观和宗教观,以及他对所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的见解,共164篇。此外,还有首卷的两个补遗,共79篇,其中有爱因斯坦给M.贝索的信58封。最后是两个附录:《爱因斯坦生平和历史背景年表(1879-1955)》;《爱因斯坦著作目录》(共809题)。为便于读者阅读,现在对本卷所涉及的爱因斯坦的主要政治表现和有代表性的社会政治言论作一简单介绍。
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杰出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正直的人。他先后生活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国际政治旋涡中心的德国和美国,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他深刻体会到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劳动成果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要负怎样的责任。作为一个科学家,他萦怀于心的是希望科学能真正造福于人类。他向学技术科学的青年指出:“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丽不致成为祸害。”
章节目录
《大师文集: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
自述(1946年)
自述片断(1955年3月)
失业的痛苦和探索自然界统一性的乐趣——1901年4月14日给M.格罗斯曼的信
生活的一个侧面——1903年1月给贝索的信
附录一:《爱因斯坦给M.贝索的信选译》选编说明
附录二:贝索,爱因斯坦最亲密的朋友——《爱因斯坦给M.贝索的信选译》编后记
1905年春天的四项研究——1905年5月给C.哈比希特的信
论我们关于辐射的本质和组成的观点的发展(1909年9月)
也许量子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这里——1909年12月31日给贝索的信
关于比热理论——1911年5月13日给贝索的信
对第一次索耳未会议的印象——1911年12月26日给贝索的信
红外线的吸收及其他——1912年2月4日给贝索的信
作为研究者的麦克斯·普朗克(1913年)
相对论的引力论和马赫原理——1913年6月25日给E.马赫的信
物理学家对引力论的态度——1913年底给贝索的信
我不怀疑引力理论的正确性——1914年3月给贝索的信
理论物理学的原理(1914年)——在普鲁士科学院的就职讲话
评H.A.洛伦兹的《相对性原理》(1914年)
科学方面两个好消息——1915年2月12日给贝索的信
关于广义相对论——1915年11月28日给A.索末菲的信
如今实现了最大胆的梦想——1915年12月10日给贝索的信
关于广义相对论——1915年12月21日给贝索的信
引力论获得巨大成功——1916年1月3日给贝索的信
恩斯特·马赫(1916年3月14日)
《大师文集:爱因斯坦文集(第2卷)》:
关于热平衡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运动论(1902年6月)
热力学基础理论(1903年1月)
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1905年3月)
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1905年4月)
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1905年5月)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1905年6月)
物体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1905年9月)
关于布朗运动的理论(1905年12月)
论光的产生和吸收(1906年3月)
普朗克的辐射理论和比热理论(1906年11月)
附:对我的论文《普朗克的辐射理论和比热理论》的更正(1907年2-3月)
关于相对性原理和由此得出的结论(1907年)
关于埃伦菲斯特的悖论(1911年5月)
对V.瓦里恰克的论文的意见
关于引力对光传播的影响(1911年6月)
光化当量定律的热力学论证(1912年1月)
广义相对论和引力论纲要(1913年)
关于广义相对论(1915年11月4日)
关于广义相对论(补遗)(1915年11月11日)
用广义相对论解释水星近日点运动(1915年11月18日)
引力场方程(1915年11月25日)
广义相对论的基础(1916年)
关于辐射的量子理论(1916年)
根据广义相对论对宇宙学所作的考查(1917年)
关于广义相对论的原理(1918年3月)
论引力波(1918年)
引力场在物质的基元粒子的结构中起着主要作用吗?(1919年)
仿射场论(1923年)
对S.N.玻色的论文《普朗克定律和光量子假说》的评注(1924年6月)
附:S.N.玻色:普朗克定律和光量子假说
单原子理想气体的量子理论(一)(1924年9月)
单原子理想气体的量子理论(二)(1924年12日)
关于统一场论(1929年)
论引力波(1936年)
引力方程和运动问题(一)(1937年6月)
引力方程和运动问题(二)(1939年5月)
空间膨胀对于各个星球周围的引力场的影响(1945年4-6月)
相对论性引力论的一种推广(一)(1945年6月)
相对论性引力论的一种推广(二)(1946年1月)
广义引力论(1948年1月)
非对称场的相对论性理论(1954年)
《大师文集: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
大师文集: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套装共三册)是200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大师文集: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套装共三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