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奥勃洛莫夫性格,一种超越时代的灵魂病症:懒散,害怕责任,在幻想中编织人生并在现实中拆毁 。
内容简介
本书创作于一百多年前,是冈察洛夫的代表作。小说塑造了典型的“奥勃洛莫夫性格”,揭示了奥勃洛莫夫自我毁灭悲剧的深刻社会根源和人生根源。奥勃洛莫夫正直、善良、温柔,却慵懒懈怠、耽于幻想、无所作为、因循守旧,养尊处优,视劳动与公职为不堪忍受的重负。尽管他设想了庞大的行动计划,却无力完成任何事情,最后只能躺在沙发上混日子,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懒汉和废物。小说细腻地描写了他精神上的死亡过程,表达了农奴制改革前夕社会强烈的反农奴制情绪和要求变革的愿望。奥勃洛莫夫是农奴制崩溃的产物,他的性格是死气沉沉的庄园生活对其生活精神影响的必然结果。他的形象标志着俄国19世纪“多余人”蜕化的极限,是一个没落地主的典型,这也是小说的最成功之处。
这个形象标志着19世纪俄罗斯文学“多余人”形象的终结。
作者简介
作者冈察洛夫, 19世纪俄罗斯著名作家,在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出生,父亲是富裕的商人。1834年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毕业后到政府工作达30年。1847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彼得堡之恋》(原名《平凡的故事》)出版,描写一个地主少爷顺应资本主义兴起的局势,成为一个实业家的故事,赢得了评论家别林斯基的好评。1852年至1855年间作为海军中将叶夫菲米·普佳京的秘书随他航行到英格兰、非洲和日本,后经西伯利亚返回俄罗斯。冈察洛夫据此旅途写作的游记《战舰“巴拉达”号》在1858年出版,翌年又发表长篇小说《奥勃洛莫夫》,大获好评。1867年,他辞去政府职务,并发表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悬崖》(1869年)。冈察洛夫终身未婚,1891年在圣彼得堡逝世。作者总论自己的三部长篇小说,捍卫现实主义,反对自然主义和“为艺术而艺术”,在当时颇有影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卓越的肖像画画家
一
二
三
四
第一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奥勃洛莫夫的梦
十
十一
第二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第三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第四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附录 冈察洛夫生平及创作年表
奥勃洛莫夫(世界名著名译文库)是2015年由凤凰壹力出版,作者[俄]冈察洛夫。
得书感谢您对《奥勃洛莫夫(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