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刑法学大家陈兴良对刑法价值构造的研究。
内容简介
《刑法的价值构造(第三版)》以价值为理论视角,审视刑事古典学派和刑事实证学派的基本理念,揭示两大学派之间在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这两种刑法机能上的对峙与冲突,并从社会本体论的角度,基于个体与整体的统一性,提出了刑法机能二元论的原理。由此出发,《刑法的价值构造(第三版)》分别考察了刑法的三大价值目标,这就是刑法的公正性、刑法的谦抑性与刑法的人道性。
作者简介
作者陈兴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兼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狱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三版出版说明
第二版出版说明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刑事古典学派的价值构造
第一节 犯罪价值观
第二节 刑罚价值观
第二章 刑事实证学派的价值构造
第一节 犯罪价值观
第二节 刑罚价值观
第三章 刑法机能:人权保障
第一节 人权保障的价值蕴含
第二节 人权保障的理论基础
第四章 刑法机能:社会保护
第一节 社会保护的价值蕴含
第二节 社会保护的理论基础
第五章 刑法机能:双重构造
第一节 社会本体二元论
第二节 刑法机能二元论
第六章 刑法的公正性
第一节 公正的价值蕴含
第二节 刑事立法的公正性
第三节 刑事司法的公正性
第七章 刑法的谦抑性
第一节 谦抑的价值蕴含
第二节 犯罪范围的谦抑性
第三节 刑罚限度的谦抑性
第八章 刑法的人道性
第一节 人道的价值蕴含
第二节 罪犯处遇的人道性
第三节 刑种设置的人道性
第九章 罪刑法定的价值分析
第一节 罪刑法定的价值蕴含
第二节 罪刑法定的制度构造
第三节 罪刑法定的立法机理
第四节 罪刑法定的司法运作
第五节 罪刑法定的中国命运
第十章 罪刑均衡的价值分析
第一节 罪刑均衡的价值蕴含
第二节 罪刑均衡的观念嬗变
第三节 罪刑均衡的立法确认
第四节 罪刑均衡的司法体认
第五节 罪刑均衡的中国命运
主要参考书目
索引
后记
刑法的价值构造(第三版)是2017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兴良。
得书感谢您对《刑法的价值构造(第三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