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在案例分析中放弃了常见的大国视角,主要通过小国的决策视角解读各场冲突的内外成因。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完全立足于非对称冲突,还将研究样本的范围精准地定义为“后冷战时期”: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到科索沃战争、俄格战争等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局部战争大多具有实力极其悬殊的特征,与非对称冲突的概念联系最为紧密。
没有证据表明非对称战争简单地源自小国不愿苟活于大国阴影之下,从而为自身荣誉生存而战的意志。然而,非对称冲突也并非纯粹是非理性“豪赌”的产物。尽管外交政策不是内政的简单延伸,但有足够证据表明内政及国家内部局势往往对外交具有决定性影响。尽管如此,一个威胁了一国主权、尊严乃至社会稳定的国内危机,对于小国而言必然有着比外国威胁更高的重要性。因此,国内危机造成的损失对于小国而言是无法忽视的。
外国威胁是在国内危机的基础上产生的“损失”,但其危害往往能够得到控制或弥补——至少不会直接威胁到小国政权的存续。因此,选择战争的小国似乎更有可能面对“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损失困境,而非清晰的“获益”局面。
作者简介
作者马林科·波维奇,是一位塞尔维亚裔加拿大学者,现任教于位于荷兰莱顿大学海牙校区的安全及国际事务学院,主讲国际关系与外交硕士课程。波维奇曾在意大利特伦托大学获得国际关系博士学位,并在莱顿大学获得国际关系及外交硕士学位。
波维奇主攻国家战略、地缘政治、冲突与资源、有组织犯罪以及争议地区等方面的研究,著作包括《俄罗斯的领土争端战略》《跨国有组织犯罪与恐怖主义》《意大利黑手党:发展中国家的暴力产业》《从发展角度再探世界系统分析》《叛乱、内战与国际支持》以及《情绪可视化:国歌与战争》等学术书籍及论文。
此前,波维奇曾任职于多国政府部门及非政府组织,负责实用政策分析、咨询、政策监督以及兵棋推演等工作内容。波维奇能够流利地运用英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以及波斯尼亚语进行沟通及写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译者的话
卷首语
第一章 概论
本书的内容架构
第二章 小国非对称冲突理论概述
1. 战争的理性主义解读
2. 非对称冲突理论
3. 小国的安全策略
4. 小国的作战策略
5. 冲突条件列表
第三章 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阐释冲突的发展途径
1. 非对称冲突分析的操作化
1.1 案例选择
1.2 争端结果
1.3 冲突条件
1.4 分配分值
2. 小国选择冲突的途径
3. 讨论
4. 因果关系及案例研究角度
第四章 伊拉克:与美国及三十三个盟国的军事冲突
1. 海湾危机的传统解读
2. 必要条件:经济危机
2.1 两伊战争意外失利
2.2 经济危机
2.3 政权形象崩溃
2.4 库尔德问题
3. 异常信念:INUS条件
3.1 极端霍布斯主义世界观
3.2 暴力倾向
3.3 自恋主义
3.4 心理异常
3.5 对于美国的错误认识
4. 反事实分析:如果条件有所不同
5. 结论
第五章 摩尔多瓦:与俄罗斯军队的军事冲突
1. 摩尔多瓦危机的传统解读
2. 必要条件:苏联解体背景下的政权兼并
2.1 摩尔多瓦领土、身份及主权的历史性斗争
2.2 加告兹
2.3 德涅斯特河沿岸
2.4 经济因素
3. INUS条件
3.1 政权稳定度:以民族主义作为政权声望的初步基础
3.2 机会窗口:苏联及俄罗斯危机
4. 反事实分析:如果条件有所不同
5. 结论
第六章 塞尔维亚:与北约的军事对抗
1. 塞尔维亚危机的传统解读
2. 必要条件: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族分离主义
2.1 “阿尔巴尼亚威胁”的形成
2.2 科索沃与克罗地亚及波斯尼亚的比较
2.3 南斯拉夫的经济衰退
3. INUS条件
3.1 科索沃:南斯拉夫政权声望的基本组成部分
3.2 来自俄罗斯的外国支援
4. 反事实分析:如果条件有所不同
5. 结论
第七章 结论:应对复杂性、战败与信念
1. 导致冲突的途径不止一条
2. 大国威胁并非全部
3. 小国也有可能获胜
4. 信念与现实的调和
5. 对于叙利亚冲突的理论意义
附录:英文词汇缩写列表
引用书目
弱者的战争:后冷战时代常规非对称冲突的特征与起源是2021年由东方巴别塔出版,作者[加] 马林科·波维奇。
得书感谢您对《弱者的战争:后冷战时代常规非对称冲突的特征与起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