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打造符合物联网时代、新型制造业所需的“可视化4.0”。
内容简介
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企业所能享受的人口、土地等红利已经逐渐丧失,在成本日渐高企的情况下,要如何保证企业的存续,并找到新的增长点,恢复应有的盈利能力,是当下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
日本制造企业同样经历了生产要素红利的转移,《可视化4.0 物联网时代日本制造企业如何恢复盈利能力》结合这一背景,提出要在打好制造业基础的前提下活用物联网。而要打好这一基础,要构建“可视化1.0”“可视化2.0”“可视化3.0”三个前提,并进一步打造符合物联网时代、新型制造业所需的“可视化4.0”。
作者简介
作者木村尚敬,毕业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商学院MBA、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商学院金融硕士,哈佛商学院AMP毕业。株式会社经营共创基盘(IGPI)合伙人、董事,益基谱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IGPI主要为制造业提供经营管理改革、业务实力提升(发展战略、新业务开发、企业并购)等的策划及实施的服务。 沼田俊介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株式会社经营共创基盘(IGPI)合伙人、董事、制造业战略分公司负责人。曾在欧美、日本咨询公司任职,为大型制造企业的全球业务改善提供策划、实施等服务,协助企业策划业务战略、IT战略,现场支援业务标准化、流程改造等。在IGPI负责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改善、竞争力提升、海外业务的战略策划、实施等项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中国制造的一面镜子
序章 “工业4.0”就是“可视化4.0”
日本制造业的巨大变化
重新定义“创”“作”“造”
通过物联网实现生产一线的“可视化”迫在眉睫
“标准化”和“暗箱化”的角力
将来的工厂会越来越相似
与其考虑“生产什么”,不如考虑“如何获得盈利”
从一次性买卖模式到共享模式
聚焦于本公司的优势
导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时发生的事
“工业4.0”其实是制造业整体的可视化
可视化的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章 可视化1.0 成本可视化——掌握盈利的结构
企业的“成本可视化”出了什么问题
成本的发生时点和决策时机存在时间差
以工时为基础计算成本
物联网推动“全民皆知的ABC时代”
根据成本结构区分核心产品和非核心产品
根据亏损类型改变研讨课题
根据企业的理念和业务特性制定绩效指标
不看产品的生命周期则无法了解盈利状况
盈利不是一线团队的问题,而是经营的问题
第二章 可视化2.0 流程可视化——重新审视价值链的上游部分
重新思考日本制造业的优势
应对越来越细分的用户需求
日本企业在盈利能力上步了欧美企业的后尘
自下而上寻求平衡点不再发挥预期的作用
寻求平衡点越来越难
收益和竞争力不一定一致
留下什么业务,外包什么业务
内在竞争力和表面竞争力不一样
以需求为导向策划商品
产品策划的推进方法
用VOC梳理用户需求
产品导向和需求导向
用户需求的优先顺序
有所侧重有助于突显产品的魅力
用QFD实现流程可视化
“通用设计”成为隐性成本的温床
故障的预防
通过外包来聚焦本公司的优势
用设计结构矩阵实现流程顺序的最优化
跨越部门之间隔阂的“链接”
第三章 可视化3.0 盈利点可视化——“服务模式化”和物联网
“工业4.0”的本质含义
制造业逐步趋向服务模式化
有必要从重视利润表转换为重视资产负债表
家电领域中的广阔前景
日本企业在将物联网活用于运维方面行动迟缓
制造业全都会变成“地产地销模式”吗
“Tier0.5”供应商引领汽车行业
材料厂家势头正猛
如果客户要求获得企业内部数据
企业能获得哪些数据
维护和检查服务是藏宝之地
采取开放/封闭战略要知道应该保留哪些数据
第四章 可视化4.0 实时动态可视化——充分活用物联网,实现自动化
从实时动态可视化到实时控制
导入人工智能并不能一劳永逸
物联网可以活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
匠人技术的数字化
半导体测试工序的半自动化
厂家与现实世界的交集决定胜负
最后的要塞是“各家各户”
作为平台运营商崭露头角的小松制作所
风险投资遇到失败是正常的
为了不伤及人类而产生的成本
善于获取数据和不善于获取数据的公司
人的想象力可能成为瓶颈
“可视化4.0”是什么
“开放”公司
结语 重振日本制造业
日本制造的生产效率曾经很高
“现实×严肃”的领域里,速度是关键
可视化4.0:物联网时代日本制造企业如何恢复盈利能力是2019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木村尚敬。
得书感谢您对《可视化4.0:物联网时代日本制造企业如何恢复盈利能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