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学十讲(孙昌武文集)

佛教文学十讲(孙昌武文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部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佛学教材与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著者二〇〇九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开设《佛教文学》课程所用讲义修订而成。全书共十讲,分别介绍汉译佛传、本生经、譬喻经、大乘经、中国僧诗创作、禅文学、佛教俗曲辞与通俗诗、变文的文学成就,探讨佛教对古代诗歌、小说和戏曲创作的影响,系统而深入地阐明了中国佛教文学的成就与贡献,揭示出中国佛教与文学的密切关联及其相互影响。全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是一部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教材与读物,亦可供相关学术领域研究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孙昌武,1937年生,辽宁营口人。南开大学教授。主攻隋唐五代文学、佛教文学。著作有《柳宗元传论》《佛教与中国文学》《禅思与诗情》等;点校、注释古籍有《观世音应验记三种》《韩愈选集》等;翻译有《中国的神话传与古小说》(日本小南一郎著)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孙昌武文集 出版说明

开讲的话

第一讲 佛传

佛传是怎样结集成的?

佛传的性质和内容

马鸣的《佛所行赞》

汉译佛传对于中国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作品释例

第二讲 本生经

“本生”的含义与本生经的结集

本生故事的结构、思想内容及其伦理意义

本生故事的艺术表现特点

作品释例

第三讲 譬喻经

佛教经典的譬喻和譬喻经

譬喻经的思想内容及其哲理意义

譬喻经的艺术表现特点

《譬喻经》对古代作家创作的影响

作品释例

第四讲 大乘经的文学价值

大乘佛教与大乘经的文学性质

《妙法莲华经》

《维摩诘所说经》

《华严经》

宣扬净土信仰的经典

作品释例

第五讲 诗僧与僧诗

僧诗创作是中国僧团的传统

贯休

齐己

明本

苍雪

作品释例

第六讲 禅文学

禅、禅宗、禅宗文献、“禅文学”

禅史·语录·禅偈

《坛经》与《神会录》

语录:马祖道一、临济义玄

禅偈

作品释例

第七讲 俗曲辞和通俗诗

佛教俗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敦煌佛教曲辞

王梵志诗

寒山诗

作品释例

第八讲 变文

广义和狭义的“变文”

讲经文

变文

附论:话本

作品释例

第九讲 古代诗人与佛教

儒释交流形成传统

谢灵运

王维

白居易

柳宗元

苏轼

作品释例

第十讲 古典小说、戏曲与佛教

佛教对小说、戏曲发展的影响

“释氏辅教之书”

唐传奇

话本和章回小说

戏曲

作品释例

结束的话

佛教文学十讲(孙昌武文集)是201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孙昌武。

得书感谢您对《佛教文学十讲(孙昌武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宗教与历史(第十辑) 电子书
上海大学历史系和上海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办期刊,本册是第十辑。
智者的十种思维方式 电子书
本书提出十种思维方式,包括智慧论、二三论、中性论、有无论、关系论、竹竿论、层次论、匹配论、协调论、三合论和公婆论。
西藏佛教寺院事务管理研究:以拉萨三大寺为例 电子书
本书作者在撰写过程中对西藏7地(市)和重点县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主要寺院进行了实地田野调研,同时走访了曾经和现在正从事宗教事务管理的人员,掌握了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本书通过深入研究历代中央政府对西藏佛教寺院事务管理情况,系统调研西藏民主改革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西藏佛教寺院事务管理的建设、发展及其演变历程,西藏佛教寺院事务管理的法规、制度建设情况以及目前加强与创新寺庙管理存在的主要
关帝信仰与格萨尔崇拜:以藏传佛教为视域的文化现象解析 电子书
关帝信仰虽源于中原,但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关帝带上风靡藏区、独一无二的完美英雄——格萨尔的面具,以格萨尔的称谓流传至今,体现了汉、满、蒙、藏等民族通过宗教文化这一特殊纽带相互联系、彼此交流的历史本相。本书通过对大量的藏文文献资料,尤其是格萨尔拉康、功德林白度母殿所藏签文的解读,深刻揭示了关帝信仰转化为格萨尔崇拜的传播历程及其意义。
舍勒文集:哲学与现象学 电子书
现象学三大经典之一,德语学界传奇人物舍勒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