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研究:赫尔德与历史主义

古典学研究:赫尔德与历史主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刊致力于研究、解读古典文明传世经典。

内容简介

《古典学研究》辑刊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致力于研究、解读古典文明传世经典,旨在建立汉语学界的古典学学术园地,促进汉语学界对中西方经典和其他传统经典的再认识。本刊立足于中国文明的现代处境,从跨文化、跨学科的视角出发,力求贯通文学、哲学、史学和古典语文学,从具体文本入手,研究、疏解、诠释西方、希伯来和阿拉伯等古典文明传世经典。

《古典学研究:赫尔德与历史主义》收录赫尔德《哲学如何变得更为普遍且造福于民》(苗思萌译)、《绘画和音乐何者影响更大?》(李佳欣译)译文2篇。

专题文章方面,李睿从德语发展史角度梳理了赫尔德语言哲学思想;冯庆讨论了赫尔德文本中的“自然”概念及海德格尔对赫尔德的阐释;胡继华、丁莉探究了赫尔德历史哲学的思想基础。

论文部分,王锐结合儒家均平之道分析了夏震武的复井田之论;傅正以诠释学视野分析了阮元、傅斯年的“性命古训”之辩;文晗考察了1525年德国农民革命背后新的政治思想;田立年解读了尼采的思想舞蹈与重估一切价值的关系。

另有陈建南关于《海德格尔与中国》的书评1篇,商榷沃格林是否陷入了历史主义。

作者简介

编者刘小枫,1956生于重庆,四川外语学院文学学士(1982)、北京大学哲学硕士(1985)、瑞士巴塞尔大学神学博士(1993)。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兼任教授,兼职博士生导师。2002年起任教于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古典学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起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古希腊—罗马文史、中西方古典诗学、德国近现代思想、古典政治哲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专题: 赫尔德与历史主义

哲学如何变得更为普遍且造福于人民 (1765)

导言

一 哲学中的真理

四 概述

五 哲学如何为了人民的福祉而提升他们的趣味?

绘画和音乐何者影响更大? 一场诸神间的对话(1785)

论赫尔德的历史语言观

一 人类中心主义:赫尔德的“悟性说”

二 彻底启蒙者的反理性主义:哈曼与赫尔德的语言怀疑论

三 溯源德意志神秘主义

四 赫尔德的语言民族主义

五 结语

《论语言的起源》中的“自然” 兼论海德格尔对赫尔德的解释

一 从海德格尔对赫尔德的判断说起

二 “通感”与“自然家政学”

三 赫尔德与海德格尔的“洞穴”

象征的灵知 赫尔德历史哲学的思想基础

引言

一 忧患之旅:“远航”、“沉船”,两个绝对隐喻

二 灵知对抗理性:象征化的宇宙图景

三 文化源始主义:史源论与启示录

论文

孔孟之道,在均与平 夏震武论井田

乾嘉汉学与民国古史考据方法之异趋 诠释学视野下的阮元、傅斯年“性命古训”之辩

缘起

一 “以经证经”与六经的整体性

二 “观境为训”与六经的历史性

三 《性命古训》的例子

四 傅斯年的“辨证”

结语

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与近代政治革命

一 农业危机和农民革命

二 农民革命和宗教改革

三 结语

尼采的舞蹈 重估一切价值与哲人的自我克服

一 起舞

二 将舞蹈进行到底

三 蓦然回首

四 虚静的哲人让万物舞蹈

书评

沃格林是历史主义者吗? 与刘小枫教授商榷

沃格林的“存在”理解

努斯的神秘性原理

沃格林如何贯通哲学和历史

Abstracts

征稿启事暨匿名审稿说明

《古典学研究》辑刊

古典学研究:赫尔德与历史主义是2020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小枫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古典学研究:赫尔德与历史主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王学研究(第八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八辑。
王学研究(第五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五辑。
王学研究(第七辑) 电子书
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七辑。
庄学研究(总第2期) 电子书
本刊致力于研究庄子哲学思想文化精华,古为今用;并与境内外、省内外相应的学术机构、团体展开学术交流和友好活动。
吕祖谦文献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主要通过对吕祖谦文献学撰述的仔细梳理、文本细读,以《吕氏家塾读诗记》和《大事记》为中心,归纳义例,申明宗旨,对其文献学成就进行分析评价,归纳提炼其文献学思想,并揭明其在文献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同时特别注意考察吕祖谦文献之学与宋代学术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展现吕祖谦文献学的丰富成果、突出成就,以及在宋代学术史上的独特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