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绘画:谱系与鉴赏

中国的绘画:谱系与鉴赏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画之三大语言系统。

内容简介

图书写作主体内容集中于艺术与中国文化,突出介绍民族艺术之美学内涵。希望通过单个的、多侧面的选题,突出中国文化的特性,即“中国文化中的某某艺术”,不仅仅就艺谈艺,能够表达出整体文化与单门艺术之间影响与独特的适应性来。

本书是丛书的绘画主题卷,主要包括“笔墨结构”的解除及其回归变化的原点;完美的线条系统;缺失的色彩系统;特别发展的水墨系统;中国画之三大画体;“以体标体”;“以家划体”;“以宗列体”等。

作者简介

作者彭修银,文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南民族大学中南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南开大学曰本研究院兼职教授、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等,主要从事东方美学、艺术美学、中国绘画史论研究。

出版专著《美学范畴论》《中国文人画的美学传统》《中国绘画艺术论》《东方美学》《日本近现代绘画史》《中国画美学探郦》等十余种。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第一章 中国画之三大语言系统

第一节 “笔墨结构”的解除及其回归变化的原点

第二节 完美的线条系统

第三节 缺失的色彩系统

第四节 极端发展的水墨系统

第二章 中国画之三大画体

第一节 “以体标体”

第二节 “以家划体”

第三节 “以宗列体”

第四节 中国画之画家系统

第五节 对中国画体系统化的尝试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艺术

第一节 绘画本体语言的确立

第二节 人物画

第三节 山水画

第四节 绘画美学

第四章 隋唐的绘画艺术

第一节 宫廷院体画

第二节 作家画

第三节 文人画

第五章 五代的绘画艺术

第一节 宫廷院体画

第二节 作家画

第三节 文人画

第六章 宋代的绘画艺术

第一节 宫廷院体画

第二节 作家画

第三节 文人画

第七章 元代的绘画艺术

第一节 文人画

第二节 作家画

第三节 宫廷院体画

第八章 明代的绘画艺术

第一节 宫廷院体画

第二节 文人画

第三节 作家画

第九章 清代的绘画艺术

第一节 宫廷院体画

第二节 作家画

第三节 文人画

第十章 20世纪的中国绘画

第一节 传统向现代的敞开

第二节 本土化向国际化的敞开

第三节 回归本土的“仪式”

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的绘画:谱系与鉴赏是201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琴。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的绘画:谱系与鉴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精神视域下的中国历史与文化 电子书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古代神话的文化解读、儒道思想的考释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本质的研究、历史专题研究等等方面。全书以论文的形式,并通过一个“精神”的视域对中国文化精神以及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一探本寻真式的考察,以便从多层次、多角度对何为“中国性”给予必要的澄清。
意大利与中国(好望角系列) 电子书
中西文明交流史研究典范之作,全面探索中意2500年交往史,全景展现中西文明互鉴的历史画卷。
历史与现实观下的中国新闻事业研究 电子书
从历史和现实出发,展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全貌。
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 电子书
作者从著名汉学家拉铁摩尔本人在中国的人生经历出发,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梳理20世纪初至今中国学界对于拉铁摩尔及其理论的接受过程;通过对他在中国边疆地区(东北、蒙古、新疆等地)所进行的田野考察活动的细致梳理,对他与当时中国学界和政治界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拉铁摩尔在华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理论范式进行归纳与反思,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祖国及其边疆地区提供一个历史的文本。
近代中国“科学”概念的生成与歧变(1896~1919) 电子书
本成果寻绎了19世纪末来自日本的汉语借词“科学”由外而内地生成中国“科学”概念的全过程,揭示一路走来,“科学”泛化为信仰的缘由。探求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与社会变革之间发生的复杂深刻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