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重写: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

文化的重写: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广,本书阐述日本人是怎样吸收白居易的,并深刻地揭示了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重写。

内容简介

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日本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广,远远超过李白、杜甫、王维等人。其影响不仅限于日本文学,我们在日本宗教思想史、民俗文化史上也能够看到白居易文学的痕迹。并且,在不同的日本历史阶段,白居易被诠释为不同的形氟或为优雅、潇洒、感情丰富细腻、洋溢着王朝风流气息的诗人或为一个智慧的隐者;或为文殊菩萨的化身。

本书将阐述这是为什么、以及日本人是怎样吸收白居易的,也深刻地揭示了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的重写。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文化的重写: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

第一节 贵族文人的榜样——风流才子白居易

一、关于《千载佳句》

二、《千载佳句》所收白居易诗的创作年代

三、《千载佳句》所收白居易诗与平安朝的“美意识”

四、“闲”的发现

第二节 乱世人生的楷模——隐士白居易

一、“闲居”的变化:从《千载佳句》到《文集百首》

二、慈圆《文集百首》与白居易的中隐思想

三、藤原定家的《文集百首》与白居易的中隐思想

四、《文集百首》在日本思想史上的意义

第三节 道的悟者——文殊菩萨的化身白居易

一、白居易佛教思想在日本的影响

二、《文集百首》的主题

三、《文集百首》的句题与佛教思想

第二章 句题和歌与白居易

第一节 句题和歌:翻译·改写·创作

一、句题和歌的性质

二、句题和歌与白居易

三、诗学比较与文化重写

第二节 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看句题和歌

一、引言

二、问题的提出

三、从多元系统看《大江千里集》与《文集百首》的翻译

四、关于定家《文集百首》与慈圆《文集百首》的不同行为模式

五、结语

第三节 《文集百首》句题与白居易的“闲适诗”

第三章 日本中世的文艺理论与白居易(一)

第一节 “数奇”的价值

第二节 日本平安时代的“狂言绮语观”

第三节 日本中世的“狂言绮语观”

第四章 日本中世的文艺理论与白居易(二)

第一节 藤原定家的歌论与白居易

第二节 “心を澄ます”的意义

第三节 “白氏文集之第一、第二帙”所指卷第

第四节 定家的歌论与《文集百首》

第五章 日本思想散论

第一节 《三教指归》的儒教和道教

一、引言

二、关于《三教指归》的儒教批判

三、关于《三教指归》的道教批判

四、结语

第二节 论《草堂记》、《池亭记》、《方丈记》的思想特征[14]

第三节 道元思想的现实性

第四节 吉田兼好生命美学的构造——以《徒然草》为中心

一、日本文学中的死与美

二、无常与感动

三、对盛衰之变的理性认识

四、兼好生命美学的价值

第五节 日本人的美意识与无常思想

一、引言

二、“飞花落叶”之美

三、不圆满的美

四、“”、“寂”之美

第六节 日本人的自然观

一、日本的传统宗教与自然

二、日本的民间信仰与自然——山岳信仰和森林信仰

三、日本的文艺与自然

第六章 翻译研究心得

第一节 关于译文“本土化”问题之思考

一、译文“本土化”的思考与跨文化研究

二、“已然问题”与“未然问题”的不同

第二节 从翻译的视角看“汉字文化圈”的文化传播

一、描写翻译学的启示

二、汉字日译之际的“重写”

三、日文中译之际的“重写”

四、关于翻译的理想与现实

第三节 鉴赏标准的多样化与诗歌翻译策略的选择

一、关于日本诗歌汉译的翻译策略

二、鉴赏标准的多样化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三、日本独特的诗歌美学及其翻译策略

附录一 关于日本现存《白氏文集》旧钞本[1]

附录二 藤原定家《文集百首》

参考文献

中文论文

中文著作

日文论文

日文著作

后记

索引

和歌初句索引

文化的重写: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是2010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隽雪艳。

得书感谢您对《文化的重写:日本古典中的白居易形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文化在日本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和价值,以传播和影响为基本脉络,在日本汉学、中国学的学术视野中,将比较文化研究和变异学作为基本方法和理论,以人员交往和书籍传播作为基础,分别在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人物等方面,选取典型案例和材料,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对中国文化根植于日本的点滴进行活泼而生动的解读和分析,对于理解当下世界种种文化现象具有启示意义。
西藏古文明中的中原文化因素 电子书
本书是石硕教授牵头的课题组集体经过数年调查研究完成的。上编石器时代主要从西藏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出发,论证西藏古文明中的中原文化因素。下编则从吐蕃时期以藏、汉文字记载为依据,明显看出中原文化因素对西藏地区日益加深的影响。本书有理有据,实事求是,材料丰富,论证充分,值得一读。
镜像中的历史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15年22篇长短文,展示了从社会史、心性史(记忆研究)、概念史三个角度切入历史的可能性。
战败:日本最漫长的一天 电子书
忏悔、顽抗、认输、甩锅……打开本书,洞察一个疯狂的日本军国主义末日24小时。
孔子在日本(中日文化交流史) 电子书
本书从两个侧面对日本历史上的孔子形象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