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作品。
内容简介
虽然由于《心理学原理》的一些章节太“形而上”,而其他一些章节又太细致,因而对于首次接触这一学科的学生来说,不太适合,但以下论述的形成却主要和作者的心理学课堂教学有关。其结果是,尽管除去了愉快与痛苦、道德的和审美的情感与判断这些重要的题目,但这《心理学原理》篇幅的冗长之憾还是令作者本人比任何人都感觉更甚。在这急速前进的时代,期望笔下那连续1400页的书拥有很多读者的人必定是乐观派。
作者简介
作者威廉·詹姆斯(1842年1月11日—1910年8月26日),美国心理学之父,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亦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第62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序言
第一章 心理学的范围
第二章 大脑的功能
青蛙的神经中枢
关于脑半球的一般观点
脑半球的教育
颅相学的概念
大脑半球中的功能定位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局限于大脑半球的人的意识
功能的复原
对梅纳特方案的最后修正
结论
第三章 大脑活动的一些一般条件
刺激的聚合
反应时间
大脑供血
大脑测温
磷与思维
第四章 习惯
第五章 自动机理论
支持这一理论的理由
反对这一理论的理由
第六章 精神素材理论
进化心理学需要精神微粒
精神微粒存在的一些所谓证据
这些证据的不足之处
精神事实的自我复合是不可接受的
心理状态可以是无意识的吗?
无意识心理状态存在吗?
陈述心脑间关系的困难
物质单子理论
灵魂理论
第七章 心理学的方法与陷阱
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研究方法
心理学中的错误之源
第八章 心灵与其他事物的关系
时间关系
我们时常完全无意识吗?
歇斯底里症发作中的“无意识”
意识与空间的关系
心灵与其他客体的关系
第九章 思想之流
思想的五个特征
对倾向的感受
心理学原理是200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威廉·詹姆斯。
得书感谢您对《心理学原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