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运输与腹地产业发展》套装

《港口运输与腹地产业发展》套装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港口运输与腹地产业发展》综合交通地理学与工业地理学的研究理念与方法,分析港口运输职能分异与腹地工业发展,尤其着重分析港口运输与重化企业的联动模式及机制。重点以港口为研究对象,量化判别港口运输职能分异的空间特征,总结其演变规律;考察各种专业化运输职能的演变路径,重点基于供需路径考察其区域差异与地域关系;刻画各类腹地重化企业的发展格局与演变规律,考察其供应链网络及变化;从多个视角凝练港口与腹地工业发展,尤其在重化企业与资源调拨的联动模式方面,揭示两者之间的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科学认知港口发展的多元化动力机制,丰富交通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交通地理与产业地理、企业地理互动研究的理论范式,为中国港口运输职能优化与腹地重化企业布局调整提供科学指导。

章节目录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00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001

一、港口运输与腹地产业结构的理论关系 001

二、港口地理研究焦点的变化与回归 002

三、管制放松下的港口建设热潮 004

四、重化企业布局模式与供应链变化 005

五、依托港口加快开发的区域发展热潮 008

第二节 研究进展与评述 009

一、港口与港口体系 010

二、港口运输职能分异 011

三、港口与腹地的关系机制 013

四、腹地重化企业布局与供应链网络 014

五、港口专业化运输职能 015

六、港口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016

第三节 研究尺度与样本 017

一、研究目标 017

二、研究尺度 017

三、样本设定 020

第二章 港口运输职能的理论基础 022

第一节 港口研究范畴 022

一、港口地理概念 022

二、综合运输体系与港口航运 023

三、港口地理研究的基本范畴 025

四、核心概念辨析 027

五、关联概念阐释 031

六、港口类型分异 037

第二节 港口理论与模型 038

一、经典港口理论 038

二、港口体系内容 045

第三节 港口运输职能结构理论 047

一、职能与功能辨析 047

二、港口功能 047

三、港口运输职能及结构 051

四、基于职能的港口分类 052

五、港口与腹地关系模式 053

第四节 企业区位论与贸易理论 054

一、区位论 054

二、国际贸易理论 057

第三章 港口码头设施建设与布局 059

第一节 港口建设发展历史 059

一、中国港口发展历史 059

二、吞吐能力发展过程 061

第二节 港口设施发展过程 062

一、港口码头设施总量 062

二、码头设施空间布局 065

三、港口码头设施的结构分异 068

第三节 专业化设施布局与演化 070

一、集装箱码头泊位 070

二、煤炭码头泊位 074

三、石油码头设施 077

四、铁矿石码头泊位 082

五、粮食码头设施 085

第四章 全国港口运输职能宏观结构 087

第一节 港口吞吐量增长过程 087

一、综合运输结构演变 087

二、港口总吞吐量增长过程 089

第二节 货物结构与港口结构 091

一、货物总结构与港口结构演化 091

二、进出港货物结构与港口结构 093

三、港口结构与货物覆盖 095

第三节 港口运输职能及演变 096

一、港口货物职能结构 096

二、港口货物结构演变 098

三、港口综合性/ 专业化演化 101

第五章 区域港群运输职能发展路径 105

第一节 沿海与内河港口运输职能 105

一、沿海港口运输职能结构 105

二、内河港口运输职能结构 108

第二节 区域港口群运输职能结构 111

一、区域性港群运输职能系统 111

二、区域港群区位商分异 115

三、港口运输职能结构相似性 125

第六章 单体港口运输职能识别与演化 129

第一节 港口运输职能识别 129

一、港口综合性/ 专业化评价 129

二、港口类型结构演化 132

三、基于进出港的综合性/ 专业化判别 135

四、基于进出口的综合性/ 专业化判别 141

五、港口职能强度与优势职能 144

第二节 港口运输区位优势 149

一、能源类货物 149

二、矿石类货物 152

三、金属类货物 156

四、建筑材料类货物 157

五、农林产品类货物 159

六、化肥农药类货物 161

七、机械轻工类货物 163

第三节 港口职能类型分异 165

一、港口运输职能的类型划分 165

二、港口运输职能结构相似性 171

第七章 腹地重化企业与港口物流组织 176

第一节 工业化历程与格局 176

一、中国工业化发展路径 176

二、中国工业分布格局 178

第二节 工业基地布局与分异 181

一、工业基地识别 181

二、工业基地类型 183

三、专业化工业基地 184

第三节 重化企业原燃料供应网络 188

一、重化工业范围 188

二、重化企业生产特性 189

三、重化企业原燃料供应模式 192

四、重化企业区位选择与变化 193

第四节 港口- 重化企业物流模式 199

一、重化企业原料供应与港口关系 199

二、基于距离关系的港口- 重化工业空间模式 200

三、基于供应关系的港口- 重化企业空间模式 202

四、港口- 重化企业的海陆运输网络组织 203

第八章 港口煤炭运输与煤电企业布局 208

第一节 港口煤炭运输格局及演变 208

一、港口煤炭吞吐量增长 208

二、基于接卸路径的港口煤炭运输演化 210

三、基于进出口的港口煤炭运输演化 216

第二节 煤炭生产基地建设与布局 221

一、煤炭生产分布 221

二、煤炭资源消费 222

第三节 沿海电企布局与煤炭供应 226

一、沿海地区火电产能增长 226

二、火电企业布局模式与演化 228

三、火电布局与煤炭供需矛盾 230

第四节 港口与煤炭基地、电企的关系 234

一、煤炭进口分配网络 234

二、铁水联运模式 236

三、铁海联运网络 237

四、铁河联运网络 240

第九章 港口铁矿石运输与腹地钢铁企业 243

第一节 港口铁矿石运输格局 243

一、港口铁矿石吞吐量增长 243

二、港口铁矿石运输的空间结构 245

第二节 港口铁矿石运输演化 247

一、铁矿石吞吐量演变路径 247

二、铁矿石港口数量与规模结构演变 251

三、基于接卸路径的铁矿石运输演化 253

第三节 钢铁企业与原料供应 257

一、钢铁企业生产特性 257

二、钢铁企业布局特征 258

三、钢铁企业布局演化 261

四、钢铁企业的铁矿石供应网络 262

第四节 港口与钢铁企业空间模式 271

一、港口- 钢铁企业的海陆运输网络 271

二、基于距离的港口- 钢铁企业空间模式 278

三、基于供应关系的港口- 钢铁企业空间模式 279

四、基于物流组织的港口- 钢铁企业空间模式 282

第十章 港口原油运输与腹地石化产业 287

第一节 港口原油运输格局及特征 287

一、港口原油吞吐量总体特征 287

二、中国港口原油运输的空间结构 289

第二节 港口原油运输的空间演化 292

一、港口原油吞吐量演变 292

二、基于供需路径的港口原油运输演化 295

三、基于进口的原油运输格局演化 298

第三节 石化企业布局及供应链网络 300

一、石化产业与石化企业结构 300

二、石化企业布局演化路径 302

三、石化企业的原油供应网络及变化 307

第四节 港口原油运输与石化企业的关系模式 314

一、港口与石化企业的布局距离模式 314

二、原油海向贸易运输网络 316

三、进口原油陆向运输网络 318

四、港口原油海陆运输网络要素 324

五、港口原油海陆运输网络模式 328

六、原油海陆运输网络的空间分异 333

第十一章 港口其他运输职能与腹地发展 335

第一节 港口粮食运输与腹地农业基地 335

一、港口粮食吞吐量增长 335

二、粮食进出港格局及演变 335

三、粮食进出口格局及演变 339

四、粮食基地与粮食供需关系 341

五、粮食- 港口物流组织模式 343

第二节 林木运输与森林基地、木材加工 345

一、港口林木吞吐量增长 345

二、林木进出港格局 346

三、林木进出口格局 348

四、中国森林基地与市场供需 350

五、木材物流运输与港口关系 352

第三节 临港产业布局与重化企业集聚 354

一、内陆重化工业转移 354

二、重化企业与前港后厂 355

三、临港产业园区 355

四、临港产业园区布局 356

五、曹妃甸临港产业园区 357

第四节 城市功能优化与港口职能拓展 359

一、港城融合与港口休闲功能 359

二、港口自由化与商贸功能升级 365

第十二章 港口运输职能分布及演化案例 369

第一节 天津港运输职能分布 369

一、港口运输职能结构 369

二、运输职能地域结构 371

第二节 上海港运输职能演化 375

一、上海港区位演变 375

二、上海港运输职能演变 378

三、上海港演变模式 381

第十三章 港口职能与腹地互动的形成机理 383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 383

一、经济发展与重工业化路径 383

二、改革开放与外向经济 387

三、港口管制放松 390

四、企业区位选择法则变化与路径依赖 392

第二节 区域资源禀赋与供需 394

一、煤炭资源禀赋 394

二、粮食生产基地 396

三、林木生产基地 398

第三节 港口规划与区域规划 399

一、港口体系规划 399

二、港口总体规划 402

三、区域规划 402

第四节 产业政策与政府调控 406

一、煤炭产业政策与行业规划 406

二、钢铁产业政策与企业重组 409

三、石油化工政策与行业规划 410

四、森林保护政策 413

五、粮食进出口政策 413

第五节 港口条件与集疏运系统 414

一、港口航运自然条件 414

二、港口建设与造船技术进步 415

三、港口集疏运条件 416

四、腹地出海通道 418

参考文献 420

后记 427

《港口运输与腹地产业发展》套装是2020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成金。

得书感谢您对《《港口运输与腹地产业发展》套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北京产业安全与发展研究报告(2015) 电子书
本书从产业的横向分布视角对北京市产业安全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包括我国物流产业安全指数设计与实证、北京市会展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升级研究、北京市顺义空港城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京津冀地区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研究、GVC下京津冀制造业升级路径研究。本书可为北京市开展产业安全评价工作、及时准确地进行产业安全预警和产业安全防范及控制相关风险、制定产业政策与战略提供决
中国交通运输服务发展报告(2015) 电子书
本书通过梳理国内外交通服务质量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交通运输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为主线,分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城市交通五大部分,并针对各个交通运输方式进行专题分析。对我国运输服务业的发展问题开展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政府及交通相关部门制定战略和规划,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意见,也为提高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提供了可操作性对策和建议。
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报告 电子书
本书对截至2019年年底的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梳理,全书分为五篇十一章。基础篇(第yi、二章)介绍了再制造的定义、特点、发展历史和关键技术等。行业篇(第三-七章)分别介绍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程机械再制造、机床再制造、盾构机再制造以及办公设备再制造的概况、产业特点、发展现状和产业分析等。园区篇(第八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八个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或集聚区。法规篇(第九、十章)汇总了再制造国家政策
世界快递产业发展史 电子书
本书对世界各国快递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法律地位的确立、国际化以及供应链解决方案商业模式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以开拓读者的视野。本书还将快递产业发展史分阶段进行解析,中间利用比较分析法对中日快递产业和中印快递产业进行比较分析。
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省外到省内,从区域到县市,从经验借鉴到路径探索,多方位切入研究主题,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一是绪论部分,回顾江西旅游产业发展实践史、解读研究背景、阐述研究任务;二是把脉部分,主要揭示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三是借鉴部分,归纳总结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路径的成功经验与借鉴启示;四是实战部分,有针对性地讲解如何形成并优化江西旅游产业发展路径及其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