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全面介绍了PTN光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性、技术要求以及业务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编写模式,按照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以中兴通讯公司的ZXCTN 6200设备为平台,对分组传送网设备整机及单板的功能、设备的初始化、PTN网络的构建、电路业务的配置、以太网业务的配置、ATM业务的配置、时钟和保护的配置以及PTN设备和网络的基本维护进行了介绍,每个实训任务和项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都有详细的说明,并配有实际操作视频。
本书可以作为光纤通信、移动通信或其他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应用型本科教学用书和光传输技术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电信、联通、移动传输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作者周鑫,教授。重庆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骨干教师,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中文核心7篇,SCI、EI检索2篇,主持或主研省部级课题5项,主要从事光纤通信系统的教学工作,2014主编的《SDH光传输设备开局与维护》教材第二版,入选2015年第一批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Preface 前言
二维码资源清单
任务1认识传输网
1.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2 传输网的产生和定义
1.3 传输网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和层次模型
1.4 传输网发展各阶段的设备特点
1.4.1 PDH技术
1.4.2 SDH技术
1.4.3 MSTP技术
1.4.4 WDM技术
1.4.5 ASON技术
1.4.6 PTN技术
1.4.7 OTN技术
1.5 传输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思考与练习
任务2数据通信基础
2.1 任务及情景引入
2.2 以太网基础知识
2.2.1 以太网的产生和相关标准
2.2.2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2.2.3 以太网帧结构
2.3 虚拟局域网(VLAN)基础
2.3.1 VLAN的划分方法
2.3.2 VLAN信息的帧结构
2.3.3 VLAN的链路类型
思考与练习
任务3路由协议与ACL
3.1 任务及情景引入
3.2 路由器工作原理
3.2.1 路由与路由表
3.2.2 路由的分类
3.3 常用路由协议
3.3.1 RIP
3.3.2 OSPF协议
3.4 QoS技术
3.4.1 QoS的基本概念
3.4.2 QoS的模型
3.4.3 报文的分类和标记
3.4.4 流量管理
3.4.5 拥塞管理
3.4.6 QoS功能
思考与练习
任务4MPLS技术
4.1 任务及情景引入
4.2 MPLS技术概述
4.3 MPLS技术的基本内容和工作机制
4.3.1 MPLS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4.3.2 MPLS的主要转发表项
4.3.3 MPLS的报文结构
4.3.4 MPLS的工作过程
4.3.5 倒数第二跳弹出机制
4.4 标签分发协议(LDP)
4.4.1 LDP的基本概念
4.4.2 LDP发现
4.4.3 LDP会话建立和维护
4.4.4 标签分发和管理
4.5 MPLS链路的保护与恢复技术
4.6 MPLS技术的优势
思考与练习
任务5PWE3技术
5.1 任务及情景引入
5.2 PWE3概述
5.2.1 PWE3的基本概念
5.2.2 PWE3业务网络基本要素
5.3 PWE3的体系结构
5.3.1 网络参考模型
5.3.2 维护参考模型
5.3.3 协议栈参考模型
5.4 协议分层模型
5.4.1 逻辑协议分层模型
5.4.2 有效载荷层
5.4.3 PW封装层
5.4.4 PSN隧道层
5.5 PWE3控制平面
5.5.1 PW的创建和拆卸
5.5.2 状态检测及通告
5.6 PWE3的工作原理
5.6.1 伪线建立过程
5.6.2 PWE3数据报文转发
5.6.3 多跳PWE3
5.7 PWE3业务仿真
5.7.1 TDM业务仿真
5.7.2 ATM业务仿真
5.7.3 以太网业务仿真
思考与练习
任务6 PTN关键技术之MPLS-TP
6.1 任务及情景引入
6.2 MPLS-TP技术概述
6.2.1 PTN的标准之争
6.2.2 MPLS-TP标准化过程
6.2.3 MPLS-TP技术特点
6.3 MPLS-TP网络的分层模型
6.3.1 MPLS-TP网络垂直分层
6.3.2 MPLS-TP网络的3个平面
6.4 MPLS-TP网络接口
6.5 MPLS-TP网络中数据的转发
6.6 MPLS-TP和MPLS的差别
思考与练习
任务7PTN网络的OAM机制
7.1 任务及情景引入
7.2 分组传送网OAM的基本概念
7.2.1 OAM的定义
7.2.2 PTN的OAM标准
7.2.3 OAM的分类
7.3 PTN的OAM层次模型
7.3.1 管理域OAM网络模型
7.3.2 MEG嵌套
7.3.3 PTN OAM处理流程
7.4 MPLS-TP的OAM功能
7.4.1 故障管理OAM功能
7.4.2 性能管理OAM功能
7.5 MPLS-TP的OAM报文封装和识别
7.5.1 OAM报文封装
7.5.2 识别OAM分组
7.6 PTN与数据网络通信产品的区别
7.6.1 以太网承载IP化业务的缺陷
7.6.2 IP/MPLS承载IP化业务的缺陷
7.6.3 PTN相对于传统交换机的差异化
7.6.4 PTN相对于传统路由器的差异化
思考与练习
任务8PTN设备介绍及系统初始化
8.1 任务及情景引入
8.2 ZXCTN系列设备介绍
8.2.1 中兴通讯PTN产品家族
8.2.2 ZXCTN 6200设备硬件简介
8.3 PTN网络搭建及ZXCTN 6200初始化
8.3.1 初始化准备及规划
8.3.2 使用超级终端连接网元
8.3.3 网元初始化命令介绍
8.4 四网元组网初始化案例
8.4.1 网元1的命令脚本
8.4.2 网元2的命令脚本
8.4.3 网元3的命令脚本
8.4.4 网元4的命令脚本
思考与练习
任务9使用U31网管软件创建PTN网络
9.1 任务及情景引入
9.2 NetNumen U31网管软件的介绍和使用
9.2.1 U31网管软件的功能
9.2.2 U31网管软件的系统组成
9.2.3 启动并登录U31网管软件系统
9.3 使用U31软件创建PTN网络
9.3.1 创建离线网元和网络
9.3.2 创建在线网元和网络
9.4 创建网元之间的段层TMS
9.4.1 基础配置数据规划
9.4.2 段层创建过程
9.4.3 查询段层创建配置结果
思考与练习
任务10E1电路业务配置
10.1 子任务1:TDM E1业务配置
10.1.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0.1.2 TDM E1仿真原理
10.1.3 TDM E1业务配置规划
10.1.4 TDM E1业务配置流程
10.1.5 TDM E1业务配置操作
10.1.6 TDM E1业务验证
10.2 子任务2:ATM/IMA业务配置
10.2.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0.2.2 IMA业务组网规划
10.2.3 IMA E1配置步骤
10.2.4 IMA E1业务验证
思考与练习
任务11以太网专线E-Line业务配置
11.1 子任务1:EPL业务配置
11.1.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1.1.2 任务分析及规划
11.1.3 EPL业务配置步骤
11.1.4 EPL业务验证
11.2 子任务2:EVPL业务配置
11.2.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1.2.2 任务分析及规划
11.2.3 EVPL业务配置过程
11.2.4 EVPL业务验证
思考与练习
任务12以太网专网E-LAN业务配置
12.1 子任务1:EPLAN业务配置
12.1.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2.1.2 任务分析及规划
12.1.3 EPLAN业务配置步骤
12.1.4 EPLAN业务验证
12.2 子任务2:EVPLAN业务配置
12.2.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2.2.2 任务分析及规划
12.2.3 EVPLAN业务配置步骤
12.2.4 EVPLAN业务验证
思考与练习
任务13以太网树形业务配置
13.1 子任务1:EP-Tree业务配置
13.1.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3.1.2 任务分析及规划
13.1.3 EP-Tree业务配置步骤
13.1.4 EP-Tree业务验证
13.2 子任务2:EVP-Tree业务配置
13.2.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3.2.2 任务分析及规划
13.2.3 EVP-Tree业务配置步骤
13.2.4 EVP-Tree业务验证
思考与练习
任务14PTN网络的保护机制
14.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4.2 PTN网络保护的概念和分类
14.3 PTN网络内部组网保护
14.3.1 线性隧道保护
14.3.2 PTN环网保护
14.3.3 PTN伪线双归保护
14.4 PTN网络边缘互连保护
14.4.1 LMSP保护
14.4.2 LAG保护
14.4.3 E1链路保护技术
14.5 线性隧道保护配置
14.5.1 配置规划
14.5.2 线性隧道配置步骤
14.5.3 线性隧道保护倒换测试
14.6 Wrapping环网保护配置
14.6.1 配置说明
14.6.2 Wrapping环网保护配置过程
14.6.3 环网保护测试
14.7 双归保护配置
14.7.1 配置说明
14.7.2 双归保护配置过程
14.7.3 双归保护测试
思考与练习
任务15PTN网络同步技术
15.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5.2 传统的数字同步网络
15.2.1 同步的概念
15.2.2 同步时钟源
15.2.3 数字同步网
15.3 分组交换网络的同步技术
15.3.1 分组交换网络的同步需求
15.3.2 分组交换网络的同步技术分类
15.4 同步以太网
15.4.1 同步以太网标准演进
15.4.2 同步以太网工作原理
15.5 IEEE 1588时钟
15.5.1 IEEE 1588的基本概念
15.5.2 1588时钟的测量时延
15.6 1588v2典型应用场景
15.6.1 全网同步(BC模式)
15.6.2 时间透传(TC模式)
15.6.3 网络时钟保护
15.7 同步以太网配置
15.7.1 组网图和配置要求
15.7.2 配置步骤
15.8 1588v2时间同步配置
思考与练习
任务16PTN性能维护与故障处理
16.1 任务及情景引入
16.2 告警查询和性能事件处理
16.2.1 当前性能查询
16.2.2 告警查询与管理
16.3 故障定位及处理
16.4 典型故障实例
16.4.1 PTN业务连通性诊断
16.4.2 PTN网管告警上报问题排查
16.4.3 PTN 6200 RSCCU主备单板倒换异常
16.4.4 对接光线路板的光模块类型不符导致业务不通
16.4.5 电源板导致业务出现瞬断
思考与练习
附录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参考文献
PTN分组传送设备组网与实训(第2版)是202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周鑫。
得书感谢您对《PTN分组传送设备组网与实训(第2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