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共和国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镜像

魏玛共和国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镜像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德语游记揭示魏玛共和国时期旅行者对中国城市现代性的叙事,探究民族与文化认同。

内容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文明危机与大众旅行的兴起造就了战后德国的中国旅行热,加之“新写实主义”文化思潮使游记阅读与书写成为时代风尚,魏玛共和国时期产生了大量德语中国游记。近代中国城市是古今中外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审美等多重领域内激烈交锋的前沿阵地,因其文明与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历史空间的复杂性与开放性成为诸多魏玛共和国旅行者寻访与书写的重要对象。本书以魏玛共和国时期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书写为研究对象,立足魏玛共和国时期社会文化语境,通过考察德国旅行者对中国城市现代性的微观与宏观叙事,探究身处“经典现代性的危急时刻”的德国民众矛盾复杂的民族与文化认同。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上海国别区域全球知识文库”出版说明

总序

绪论

第一节 游记文本与文本选择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现代性体验、近代中国城市与游记书写

第一节 现代性的三重向度:资本主义、民族主义与现代生活

第二节 从传统到现代:近代中国城市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现代性、旅行体验与游记书写

第二章 魏玛共和国

第一节 现代国家与“诞生创伤”

第二节 美国主义与资本主义文化批判

第三节 整体性与共同体

第三章 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与德意志民族共同体想象

第一节 中国城市景观中的德国文化要素

第二节 德意志民族与“凡尔赛”的远东余波

第三节 德国人视角下的中国民族主义

第四节 “中国城”与郊区地带

第四章 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与资本主义批判

第一节 “东方芝加哥”与美国主义

第二节 中国城市与殖民主义批判

第三节 中国城市与资本主义精神批判

第五章 中国城市形象建构与人类共同体的乌托邦想象

第一节 从广州到北京

第二节 从北京到上海

第三节 从上海到青岛

结语

参考文献

魏玛共和国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镜像是202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陈雨田。

得书感谢您对《魏玛共和国德语游记中的中国城市镜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音乐漫游记:带着古典音乐去旅行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穿越时空的音乐旅行游记,分为时间和空间2个主线。在时间的顺序上,本书分为4个乐章,分别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
刚果共和国 电子书
刚果共和国,简称“刚果(布)”,与刚果(金)以刚果河和乌班吉河为界,两国首都仅一河之隔,隔岸相望。该国横跨赤道线,境内河流众多,森林密布,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和木材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刚果共和国原为法国殖民地,1960年独立,与中国有着传统友好关系,是中国对非洲经贸合作的重点国家之一。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刚果共和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及外交概况。
文物遗迹中的大连历史 电子书
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大连地区41处文物遗迹及其背后的悠久历史。书中包括四平山积石墓地、爱国将领林永升雕像、大连纺织厂四二七纪念碑、瓦房店烈士陵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和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内容,为讲好大连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份优秀的素材。
日本冲绳华裔中的阮氏族群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阮氏祖先崇拜和神明崇拜为切入点,追溯冲绳阮氏跨境联宗的发展历程,解读日本和中国阮氏宗亲在跨境互动中体现的亲情与隔阂及其历史原因。通过对两国三地阮氏民俗文化的零距离观察,对其成员的深度访谈,对其书信往来的条分缕析,阐明两国三地阮氏的文化异同与认同心态,形成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将有可能促使民间的跨境联宗活动跃上一个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