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门(总第四十五辑)

哲学门(总第四十五辑)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书中哲学文章学术质量高、审稿程序严谨,本书为第四十五辑。

内容简介

为推进哲学学科的建设,促进海内外哲学界的学术交流,北京大学哲学系创办面向全国以及整个华语世界的哲学学术出版物“哲学门”系列,每辑内容分别涉及哲学八个分支学科,并多有前沿研究成果刊出。

本辑论坛主题为“湛甘泉与明代儒学”,由张学智《论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刘增光《湛甘泉学的内在义理及其政治意蕴》等六篇主题论文组成,围绕主题“湛甘泉与明代儒学”展开论述;论文部分有李佳欣《假设而非事实:第一部分的卢梭方法》甘从营《论对海德格尔存在-神-逻辑学的解释模式》、马彪《康德论意见》、黄进《事物本身的自我理解——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对解释学的存在论奠基》等,亦收有多篇高质量书评与书讯,征引丰富,视野宽阔,延续了以往各辑的高学术水平,同时紧扣学界动向。

作者简介

编者王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北大曾经最年轻的文科副教授,冯友兰、张岱年、朱伯崑等国学大师亲传弟子。主要著作有《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简帛思想文献论集》《易传通论》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论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

“道,中而已矣”:湛甘泉《洪范》学的内在义理及其政治意蕴

“形而上者”的双重视野:经典诠释中的理本与气本

王阳明“必有事焉”致知工夫十疑十解

湛若水哲学的心学定位

杨简思想与阳明学

假设而非事实:《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与基础》第一部分的卢梭方法

论对海德格尔存在-神-逻辑学的解释模式

康德论意见

王阳明无法撇清“近禅”批评的因果探析

“实体”范畴与奥克肖特诗性的“社会”与“国家”观

平衡与创新: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逻辑学研究与教学(1916—1927)

德性、知识与实践智慧

两种理性概念和两种规范理论

孝与忠诚

帮人行孝是否可能?

再论儒家动物伦理

孝行的非回报性的根据

南乐山:《善一分殊:儒家论形而上学、道德、礼、制度与性别》

杨立华:《庄子哲学研究》

世界主义真谛之论辩与破除西方话语体系

经学立场与天人之际

成中英:《中国古典政治哲学发微》

研究型翻译的典范

哲学门(总第四十五辑)是2024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博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哲学门(总第四十五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道教学刊(2020年第1辑/总第5期) 电子书
《道教学刊》为集刊,目标是探索国际共通的道教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多样性的道教学术新范式,引领国际道教学术前沿。每辑包括“学者访谈”“新史料”“专题论文”“动态与书评”4个栏目。本辑包括《遵道而得路——法国学者傅飞岚教授访谈》《关中地区新发现的两通元代全真教碑石》《镜像关系的经典——佛说罪福报应经>和太上说转轮五道宿命因缘经>》等10篇文章。本集刊的出版介绍了国际前沿的研究成果,为国内学术界的研究提供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电子书
本书共包括十五堂课内容,分别是:天与人、古与今、阴与阳、生与克、是与非、真与假、知与行、善与恶、义与利、德与才、和与同、治与乱、民本与任贤、礼与法、小廉与大同。
中国佛学(总第37期) 电子书
中国佛学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7期。
中国佛学(总第38期) 电子书
中国佛学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8期。
中国佛学(总第39期) 电子书
中国佛学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