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共生论:组织进化与实践创新

协同共生论:组织进化与实践创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管理学教授陈春花作品,揭示价值创造的新组织模式,勾勒个体和组织的进化路径。

内容简介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陈春花教授及其团队在过去10年深入一线实践,探索数字化时代有利于价值创造的新组织模式,以及个体和组织的进化路径。

他们研究发现,生命的自然进化、人类的非凡进步,并非来自个体行为及竞争激发,其根本原因在于协同共生。只有多样性、交互作用,才能产生新的价值,系统才能从无序到有序。

本书探讨了协同共生的效应,提出了协同共生的框架和管理模型,探索了数字技术如何通过协同共生重构企业价值,并展示了小米、美的、腾讯(企业微信)、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致远互联和海尔6家企业的管理实践,它们是“协同共生论”的实践基础。

要解决今天令人应接不暇的变化所带来的问题,不仅需要我们自己做出彻底的改变,更需要创造出新的组织形式——更有意义的协同、更有价值的合作、更具责任的创造以及更具灵魂的机构。

作者简介

作者陈春花,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新华都商学院理事会理事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曾出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CEO、山东六和集团总裁。

2017、2016、2015年,连续三年入选《财富》“中国25位具影响力商界女性”。2016年,入选《财富》具影响力50位商界领袖榜单。2016年,入选《清华管理评论》管理创新思想家。2015年,入选《福布斯》“中国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TOP10。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呼唤、孕育和催生中国管理学派

序 做一个重塑者

引言 企业组织新方式

第一部分 溯源与定义

第一章 协同共生的本质

哈肯的协同论

安索夫的协同定义公式

卡普兰和诺顿的组织协同

康德的关系范畴

贝塔朗菲的整体论

马古利斯的共生理论

小结 协同共生的本质:从无序到有序

第二章 协同共生论的定义

企业生存环境再认识

协同共生论的概念界定

企业新价值与管理重塑

管理思想发展新阶段

本书探讨的核心内容

小结 协同共生:整体价值最优

第二部分 内容与方法

第三章 协同共生效应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竞争关系带来被动增效

共生关系是一种主动增效

自组织带来系统自我进化增效

范围经济与协同效应

小结 协同共生效应:增效作用

第四章 协同共生架构

组织有效性的两个维度

协同共生的组合维度

边界内的组织成长

跨边界式共生成长

小结 协同共生架构:效率与价值进化

第五章 协同共生管理模型

协同共生管理模型(SDAP)的提出

场景(Scene)

意愿(Desirability)

能力(Ability)

过程(Process)

小结 协同共生管理模型(SDAP):能力塑造

第六章 协同共生价值重构

影响价值重构的关键因素

决策模式

边界重构

价值链接

平台穿透

小结 协同共生价值重构:多主体增值

第三部分 制度与技术

第七章 协同共生中的制度创新

组织体制与机制创新

基于生态位的制度设计

科技体制的创新沉淀

小结 协同共生制度创新:多主体的生态空间

第八章 协同共生的数字化平台

网络技术与管理软件的协同进化

协同运营中台引发价值重构

“数据魔方”——协同共生的“连接器”

协同共生理念下企业内外边界成长

致远互联协同生态全景

小结 协同共生数字化平台:技术赋能

结语 重塑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协同共生论:组织进化与实践创新是2021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春花,朱丽,刘超,徐石。

得书感谢您对《协同共生论:组织进化与实践创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实践研究 电子书
国企技术创新解析与战略选择
裂变式创业 无边界组织的失控实践 电子书
  中欧商学院和湖畔大学一致推荐的企业转型经典案例!   从成功裂变8家公司到打通南北充电之路,从互联网大篷车到芬尼粉丝走天下……宗毅首度公开无边界组织失控实践背后的商业哲学!   核心团队跳槽,高管动力不足?老板该是那个打破企业内部平衡的人!深度揭秘裂变式创业的创设方法,找到人才瓶颈、制度瓶颈和突围之路。   中欧创业营发起人李善友、猎豹创始人傅盛倾情作序,吴晓波/罗振宇/余晨等大佬口碑力荐!
项目群协同管理 电子书
视角独特、体系完整、观点鲜明的项目群管理论著。
智能时代下的创新创业实践 电子书
本书共9章,分别为创新与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创新能力培养、创业者与创业实践、机器的“智慧”等。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创新 电子书
本书系统回顾总结了近年来江苏省人民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