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詁方法論

訓詁方法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从科学方法的角度,总结传统训诂学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原则的学术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训诂学的历史发展,指出了训诂方法的科学化在当代的作用,并就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这三种主要的训诂方法的基本原理、要点进行阐发。作者清晰明确地总结了基本的训诂方法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以生动具体的实例,对运用这些训诂方法,在解决实际训诂问题中的作用进行说明。该书在当代训诂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徐刚,第四届三个一百工程获奖图书《邮票上的天文学》的作者,潜心进行天文科普创作多年,而且是天文爱好者及天文邮票收藏家,其创作的《我的太阳》专题邮集获国际大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思想的觸角

第一章 傳統的思想與方法

1.0 引言

1.0.1 “訓”“詁”同異

1.0.2 《毛詩故訓傳》的命名

1.1 訓詁學的産生

1.1.1 訓詁學産生的語言背景

1.1.2 訓詁學産生的思想背景

1.1.3 訓詁學産生的標誌

1.1.4 雅學傳統

1.2 研究活語言的傳統

1.2.1 輏軒使者

1.2.2 楊雄的方言調查

1.2.3 《方言》之後

1.3 探求語源的思想

1.3.1 《釋名》的聲訓

1.3.2 《釋名》的語音辨析

1.4 探求文字本義的方法

1.4.1 許慎的《説文解字》

1.4.2 《説文》學

1.5 語音系統的發現

1.5.1 佛教的傳入與反切

1.5.2 聲調的發現與四聲別義

1.6 反訓的思想

1.7 義疏之學的興起

1.7.1 漢代古書注釋的興盛

1.7.2 由於語言變化和義理研討而産生了新的“義疏”體

1.8 古音學的發現和因聲求義的科學化

1.8.1 因聲求義的方法

1.8.2 古音學的科學化

1.9 右文説

1.10 語法觀念

1.10.1 語法與虚詞

1.10.2 古書條例

1.11 金石學的興起

1.12 高山仰止的清學

第二章 以形索義法

2.0 引言

2.1 什麽是“以形索義法”?

2.2 形訓與古文字

2.3 古書中的形訓

2.4 晚期文字與形訓

2.5 形訓與同義詞的辨析

2.6 形訓與字義的引申和假借

2.7 餘論

第三章 字根析義法

3.0 引言

3.1 字根析義法的原理

3.2 研究古書中的問題

3.3 推求某些已經失去的意義

3.4 解釋某些字的特殊意義

3.5 字根析義法的局限性

第四章 語源考證法

4.0 引言

4.1 語源考證法的原理

4.2 推求詞義的來源

4.3 推求事物命名之源

4.4 推求聯綿詞

4.5 推求轉語

4.6 文化同源詞

4.7 餘論

第五章 假借破讀法

5.0 引言

5.1 什麽是假借?

5.2 破讀的方法

5.3 假借字是一種用字習慣

5.4 假借字的條件

5.5 餘論

第六章 排比歸納法

6.0 引言

6.1 排比歸納法的原理

6.2 語詞的意義和語境的意義

6.3 餘論

第七章 連類推勘法

7.0 引言

7.1 同類語詞的推勘

7.2 同類事物的推勘

第八章 歷史分析法

8.0 引言

8.1 歷史分析法的原理

8.2 歷史分析法的條件

8.3 判定詞義的時代

第九章 結構分析法

9.0 引言

9.1 對稱結構

9.1.1 意義上的對稱

9.1.2 兩大問題

9.2 並列結構

9.3 語義結構

9.3.1 語義結構的補足

9.3.2 動詞的意義與賓語的性質

9.4 呼應結構

第十章 平行引申法

10.0 引言

10.1 平行引申法的原理

10.2 補證前人的釋義

10.3 平行引申的或然性

第十一章 異文比勘法

11.0 引言

11.1 出土文獻與傳世古書的比勘

11.2 古書異文

11.3 異文的去取

11.4 餘論

第十二章 方言參證法

12.0 引言

12.1 古書中的方言

12.2 古代方言的運用

12.3 現代方言的運用

第十三章 語法分析法

13.0 引言

13.1 語法分佈分析

13.2 語序分析

13.3 句法結構分析

第十四章 語用分析法

14.0 引言

14.1 《論語》首章的真義

14.2 “不亦……乎”的預設規則

14.3 預設規則的非典型表現

14.4 餘論

第十五章 其他方法舉要

15.1 互補考證法

15.2 内部考證法

15.3 實物驗證法

15.4 多角度研究

15.4.1 名物的文化意義

15.4.2 民俗文化

15.4.3 文化人類學

15.5 小結

第十六章 訓詁學的原則

16.1 實事求是,無徵不信

16.2 大膽懷疑,小心求證

16.3 如字優先,綜合權衡

參考文獻

訓詁方法論是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刚。

得书感谢您对《訓詁方法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刺猬的优雅 电子书
巴黎腔,文艺范。一少一老的奇异邂逅,她们如何蜕变、重生……
毕淑敏专集:提醒幸福 电子书
适读人群 :7-10岁   1. 《美冠纯美阅读书系:提醒幸福(毕淑敏专集)(经典彩绘本)》为美冠纯美阅读书系专集之一。美冠纯美阅读书系共20册,包含了中国现代和当代文坛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17位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集。他们震撼心灵的华彩美文,滋养着我们的精神生命!   2. 青少年读者不可不读的经典文学作品。萧红自传体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的经典之作。为了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小说前附有导语,每章前还附有导读,旨在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写作背景、写作特点,以及作家作品的影响、成就等。   3. 全新经典彩绘本。本书配有多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让读者在饶有趣味、轻松的阅读氛围里,品味大师的文学经典和精神魅力。装帧设计恢弘大气,颇具收藏价值。{simg}//img30.360buyimg.com/vc/jfs/t991/314/304285477/115281/adcd1d55/5514fb8bN143b0f39.jpg{eimg}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中国民间故事 电子书
民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文学作品,它是民间叙事散文作品的一种,亦称“古经”“说古”“学古”“瞎话”。根据内容民间故事可分四类,即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和笑话。就像所有优秀的创作一样,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又并不局限于现实活,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经过人们一次又一次的流传,许多民间故事被改成了各式各样的剧本,表达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民间故事并不会因物质
前方的路 电子书
本书为阮一峰博客文集,囊括了作者对各种问题的思考,围绕的主题是试图理解这个世界。书中内容非常广泛,涉及文学、历史、科技、影视等方面,作者对打动自己的、具有深刻意义的文字进行摘录,并且在思考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千百种生活 Roy & Sue环球旅居图文集 电子书
本书将Roy和Sue在12个不同国家旅行中的见闻集结成册,展示了作者在旅行途中经历的感动故事,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提问与探讨,希望能传达给热爱旅行、向往自由的人千百种生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