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的现代性:晚清“五四”散文论

行进中的现代性:晚清“五四”散文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入论述晚清散文与五四的历史性联系。

内容简介

五四散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标高。晚清散文与五四散文之间具有多种的重要关联。这不仅因为五四与晚清之间具有直接的历史接壤关系,而且两者还存有许多的细节化的逻辑联系。晚清散文以其内在的惯性跨越辛亥民初而继续地演进着,五四散文则历史地承接着晚清散文,并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生成新的品质。本著作以散文的“现代性”为基本的视点,从五四散文与晚清散文的内在逻辑、媒介载体、语言表达、重要散文作家对散文现代性生成的贡献等多个方面,较为全面深入地论述晚清散文与五四的历史性联系。

作者简介

作者丁晓原,文学博士,现为江苏常熟理工学院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纪实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出版《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理论批评史》、《“五四”散文的现代性阐释》等专著。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双峰飞渡有鸿声

绪论 晚清散文与“五四”散文的逻辑结构

一 晚清与“五四”的逻辑结构

二 “文界革命”与文学革命

三 启蒙:文体精神的链接

四 文化比较:精神资源的导入

五 由思想的偏至到思想与文学的合致

第一章 晚清散文的现代性元素

一 晚清:散文现代性的启动

二 应于时势的观念取新

三 知识分子散文与文人散文

四 批判和想象的主题类型

五 西风东渐中的异质化合

六 基于报刊的传播方式

第二章 文化选择与晚清散文主流话语

一 “觉世”的知识分子与“时代话语”

二 传统:始近而终远

三 西学:由“乡下人”到“世界人”

四 时代主题的凸显与表达

五 论说体与思想表述

六 “后桐城派”散文的形态

第三章 “五四”散文现代性的生成

一 作为“范畴”的散文现代性

二 自由精神:大胆地说话

三 主体自觉与散文个人性

四 语言自由化与美的白话文

五 现代性生成的“合力”

第四章 “五四”散文的命名与义项

一 散文“艺术性的”命题

二 “个人的”和“最自由的”

第五章 晚清“五四”媒体生态与散文现代转型

一 媒体生态与散文的基本关联

二 民族国家想象中的媒体与散文现代性

三 媒体主题预设与晚清散文政治化

四 媒体生态协力与散文文体自觉

第六章 “公共空间”与晚清散文的开新

一 “公共空间”与公共知识分子

二 散文天地:《申报》和《循环日报》

三 “觉世之文”:维新与革命

四 新文体:从冯桂芬到梁启超

五 新文体的新景观

第七章 “报章体”散文的历史方位和流程

一 “报章体”,报刊与论说

二 “报章体”,从发生到高点

三 “报章体”,从晚清到“五四”

四 主体身份·欧西因素·工具之便

第八章 《新青年》与现代散文精神

一 散文史中的《新青年》

二 新思想建设中的“人的文学”

三 自由精神与散文文体品格

第九章 《语丝》,现代散文文体的自觉

一 “自由说话”与“语丝体”

二 作为以“批评为主”的周刊

三 “语丝”杂感的艺术化

四 “语丝”与现代散文的格局

第十章 《小说月报》:散文的诗意私语

一 “小说”之名下的散文园地

二 散文创作的“美文”自觉

三 自叙与自诉的话语方式

四 意象思维与散文的诗化

第十一章 语言之维与中国散文现代转型

一 汉语散文:文与言的流变

二 语言现代化与散文现代性

三 语言方式和现代散文体式

第十二章 “过渡语言”与晚清散文文体的变异

一 “白话为维新之本”

二 观念开新和写作取向重置

三 报章文体与报章语言

第十三章 “五四”白话与现代散文文体建构

一 文学革命中的语言议题

二 国语散文的语言优先

三 美文的语言构型

第十四章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的文体新质

一 “抗议”中的文体开新

二 “采西学”与开放视野

第十五章 王韬,近代报章政论体创始者

一 《循环日报》与《弢园文录外编》

二 基于民间立场的时务关注

三 世界视野·文体开放

第十六章 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生

一 天时与人为:现代散文的开路者

二 散文观演进中的“文界革命”

三 作为“行动”的“文界革命”实践

第十七章 鲁迅与现代散文文体的建设

一 杂文,鲁迅生命的写作

二 杂文与知识分子精神

三 鲁迅的杂文文体自觉

四 “个人杂感的诗意变体”

五 自由体《朝花夕拾》

第十八章 散文的周作人与周作人的散文

一 偏于散文的写作心理

二 人生哲学与散文意趣

三 情感方式与言说张力

后记

行进中的现代性:晚清“五四”散文论是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丁晓原。

得书感谢您对《行进中的现代性:晚清“五四”散文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林纾古文论综论 电子书
本书共六章,包括:林纾古文论的学术渊源、林纾古文文体论、林纾古文艺术论、林纾古文批评论、林纾古文论的拓展研究等。
中文论坛(第5辑) 电子书
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刊物,本册是第5辑。
中文论坛.第四辑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中国诗学研究、湖北当代文学研究、五四研究、文学图像学研究、海外汉学研究、语言研究、学术活动综述等栏目。
中文论坛(第一辑) 电子书
本书分为古代文学研究、现代文化与文学研究、当代文学研究、中外文论与美学研究、语言文学研究等栏目。
晚清民初词体声律学研究 电子书
词体声律概指词体体制规格与构成法则,是词乐音律与汉语诗律的有机结合。词体声律学在晚清词坛风靡一时,是当时词学的一大亮点,成就斐然。本书尝试建构了词体声律学体系,剖析了词体声律学在晚清民初词坛得以繁荣的内外部动因和学理背景,梳理了它的发展脉络,发覆、重估了谢元淮、彭凤高、陈锐、徐绍棨、沈曾植等久不为学界所关注的词体声律学者的重要成就,补强了当前词学史研究的相应薄弱环节,创新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