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立即阅读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思想政治教育起着维护社会制度,巩固国家政权,稳定社会秩序,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主题,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策略,并总结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经验。

作者简介

作者汪宗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生态文明等。在《科学社会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毛泽东思想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多部,主持参加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央高校优秀青年团队基金10多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固本强基的战略性工程

第一节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宝贵经验

一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思想理论教育和宣传工作

二 列宁十分重视革命工作中的宣传和理论教育

三 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掌握群众的需要

一 理论掌握群众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

二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掌握群众的需要

第三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培养可靠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

第四节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一 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 旗帜鲜明地批驳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教育思想

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

二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论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理论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列宁的“灌输论”

一 列宁“灌输论”的由来

二 列宁“灌输论”的历史背景

三 列宁“灌输论”的科学内涵

四 灌输的原则、方法

五 列宁“灌输论”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思想

一 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理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的论述

二 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 中国共产党理论教育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 初步探索时期(1949~1956年)

二 曲折前进时期(1956~1966年)

三 严重扭曲时期(1966~1976年)

四 新发展时期(1976年至今)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就

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二 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越发深刻

三 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实现科学化

四 社会实践形式越发多渠道多样化

五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水平有较大提升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大学生思想观念、信仰和价值观念出现多样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 对大学生关心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热点问题不能给予有说服力的解答,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科研水平较低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一 办学宗旨和目标明确

二 教学内容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

三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回答现实问题

四 探索多种形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五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和任务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第二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第三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第四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一 “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二 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 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

三 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 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二 经济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 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

四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 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

二 正视社会转型矛盾,化解矛盾冲突

三 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与引导

四 坚持全员全程育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第六章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第一节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一 德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进

二 德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特点

三 德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四 德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与特点

五 德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二节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与启示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

三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四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五 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

六 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2017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洁。

得书感谢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7)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2014)(世界宗教研究丛书) 电子书
收录2014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原创论文二十余篇。
影像中的生死课 电子书
这是中国大学中罕见的直面生死的课程,是陆晓娅老师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
走向世俗 电子书
以中国中古时期的历史为中心,考察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和中国社会的佛教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