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转型心理学的路径

中国社会转型:转型心理学的路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试图从结构层面迈向人心层面,构造转型心理学的路径,来探究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相关理论难题和经验议题,尤其是社会转型语境中中国人之所思、所感和所行。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编从第l章到第7章,探讨转型心理学的理智脉络和相关理论难题。

第二编从第8章到第12章,是有关转型社会的具体群体研究。

最后的结语部分为尝试的理论总结。中国社会转型,给中国社会心理学者提供了独特的社会实验室。

为了描述、理解和解释社会转型中的中国人心理和行为逻辑,应该呼唤直面社会转型的转型心理学的研究,以超越文化特异性路径和稳态社会路径,其可能的核心构念是多元群体(成员)资格。

作者简介

编者方文,男,汉族,1966年生,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心理学方向和宗教社会学方向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2008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并兼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2010-2014)和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主持和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年和2011年)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0年、2003年和2008年)。

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和《心理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出版专著《学科制度和社会认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和《社会行动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并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共10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主要研究领域:当代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群体过程和群际过程、宗教群体。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作者简介(按姓氏拼音排列)

前言

第一篇 转型心理学:理论脉络和关键议题

第一章 中国社会转型:现代性语境

一、导言

二、范式转换

三、与帕森斯的系统理论之简要比较

四、社会系统论视野下的社会与个人

五、社会系统论视野下实质议题的讨论:以风险社会为例

六、社会系统论:新自由主义的社会学理论?

七、对功能分化和自我指涉系统的坚执之批评

八、结语:理论之用

第二章 微观社会学的当代图景:以“库利-米德奖”为线索

一、“库利-米德奖”:终生成就奖

二、符号互动论框架

三、社会交换论框架

四、《最后的晚餐》——当代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图示

第三章 期望状态与地位等级秩序的维持

一、地位分化的表象

二、地位差异的缘由——期望

三、期望生成的过程与特点

四、对地位分化源头的再挖掘

五、地位等级秩序的自我维持

六、评价与展望

第四章 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理论范式

一、1967年:透视当代社会心理学的时间线索

二、统一的学科概念框架的建构:解释水平

三、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主宰范式

四、文化自觉的阶梯

第五章 具身认知语境中的身体话语

一、西美尔的风情心理学

二、身体的凸显

三、作为话语因子的身体

四、风情话语

五、结语:孤独与超越

第六章 群体实体性:进展和反思

一、导言

二、实体性概念解析

三、实体性的感知线索

四、实体性的感知主体

五、实体性感知的功能与影响——相关社会心理学议题

六、结论与展望

第七章 政治体中的信徒-公民困境

一、导论

二、何为宗教徒?

三、宗教徒何为?

四、如何区分宗教徒的圣/俗生活?

第二篇 转型心理学:多元群体研究

第八章 社会转型中的群体分类和评价

一、问题缘起

二、试验性调查及其发现

三、正式调查及其发现

四、研究总结

第九章 区分性的群际情感与行为

一、研究背景

二、群际情感和行为的类型区分

三、问卷调查及其发现

四、对降低偏见的启示

第十章 部分群体资格:以高校学生入党经历为例

一、导论: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文献评论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设计

四、部分群体资格的构造及合法性基础

五、部分群体资格的获得过程

六、结论与讨论

第十一章 找回“面子”:下岗失业工人的自尊维持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及研究方法介绍

三、群际层面的自尊维持

四、群体内层面的自尊维持

五、人际层面的自尊维持

六、结论与讨论

第十二章 业主认同的建构和强化

一、导论

二、相关文献评论:业主维权和社会认同视角

三、业主范畴的产生及业主认同的形成

四、维权事件与群体认同增强

结语 转型心理学的兴起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社会心理学的机遇和挑战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心理学:概要评论

三、转型心理学的核心构念:群体资格

四、转型心理学的一些紧迫议题

五、未竟的结语:迈向转型心理学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中国社会转型:转型心理学的路径是201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方文 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社会转型:转型心理学的路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体验:全球化、社会转型与中国人社会心态的嬗变(现代社会学文库(第2辑)) 电子书
转型中国的社会学透视 电子书
本书收集了作者从事社会学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来,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部分文章。全书共分为六个板块——“农民工权益”“劳动者观念”“企业组织”“社区”“社会不平等”“社会变迁与治理”,每一个板块都按照文章出版的先后顺序进行编排,基本呈现了作者的学术发展经历。
东亚公共性重建与社会发展:以中韩社会转型为中心 电子书
将东亚两大重要经济体的中国和韩国视为东亚社会发展研究重要对象,通过审视两者的发展困境及其经验,认为“公共性”与“社会发展”在本体论和认识论意义上为共生互促的关系。
城市中国的社区治理结构转型 电子书
本书以喻家社区中“业委会筹建事件”为个案,分析了多重行动逻辑的内生制约在城市社区治理结构转型中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与碳排放:劳动供给与消费模式的影响(社会转型与社会治理论丛) 电子书
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中国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