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隈研吾的建筑回忆录,一本日本现代建筑的文化小传。
内容简介
从1964年到2020年,日本建筑界风云变幻的60年,也是作者隈研吾的60年。他从大仓山脚下的小屋一路蹒跚走来,经历了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憧憬到幻灭的过程,从纽约到东京、再到世界各地,一边工作一边寻求理想的建筑形态,直至今日,终于站在世界建筑的舞台上。作者隈研吾截取了他人生中四个重要的节点,以自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读者梳理了日本现代建筑在社会经济影响下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将自己对建筑的理解、自我心态的转变以及对未来建筑的展望一一道明。
城市将走向何方?我们的生活又将如何改变?对人类而言,住所到底意味着什么?人类与建筑的关系如何?而这种关系今后又将如何改变?在这本书里,隈研吾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作者简介
作者隈研吾,1954年出生于神奈川县。1979年东京大学建筑系研究生毕业。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庆应义塾大学教授,2009年起任东京大学教授。著作有《负建筑》《奔跑吧!建筑师》等。
如今,隈研吾已经在超过20个国家、地区参与设计了建筑,并获得了“日本建筑学会奖”、芬兰“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意大利“国际石造建筑奖”等诸多奖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两次奥运会
1 1964——东京奥运会
工业化社会是建筑的时代
搞建筑还是搞革命
战后日本的体系与吉田五十八
农田中的新干线
破落的家
在里山成长
鬼屋与工艺美术运动
田园调布与田园都市
十宅论与东横线
代代木竞技场的冲击
田中角荣与建筑
解读时代
丹下与大地
丹下的神殿
法隆寺与丹下
2 1970——大阪世博会
1964年的庆典之后
大阪世博会令人沮丧
新陈代谢运动与黑川纪章
广场与餐盘
吉田健一与《欧洲的世纪末》
石油危机与卫生纸
原广司与村落调查
撒哈拉之旅
撒哈拉的孩子
我继续进行村落调查
离散型住宅
从撒哈拉归来
3 1985——广场协议
再见了,武士!
建筑师也武士化了
纽约与广场协议
中筋修与合作住宅(cooperative house)
在梼原町与木材相遇
度过不一样的时光
登米森林的能剧舞台
用杉木搭建的马头广重美术馆
最好的木材是后山的木材
超越奇奇怪怪的建筑
时间本身就是建筑
万里长城的竹屋
4 2020——东京奥运会
产业资本主义与金融资本主义
新国立竞技场第一轮设计竞赛
第二轮设计竞赛
长冈市政府大楼的土间和木地板的体验
木结构的体育场
金融资本主义之后的建筑
低矮的竞技场
曾让美军敌视的歌舞伎座
用木材重建明治神宫
内田老师的教导与日本建筑的庶民性
使用小径木的日本木造
超越民族国家的“国立”
连接“国立”与森林
隈研吾谈建筑是2021年由读客文化出版,作者[日] 隈研吾。
得书感谢您对《隈研吾谈建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