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的研究在风格和视角上都有自己的明显特色,对于理解西方哲学的许多问题具有较多的参考意义,且文字流畅,具有可读性。
内容简介
作者在研究中倾向于将抽象的哲学放在西方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中,以寻求新的解释,对西方的历史哲学也予以较多关注。一些论文,如《论德国哲学和文化的双重性》,《论德国的宗教改革及其文化背景》等立足于欧洲的文化背景,从日耳曼民族与拉丁民族、德国文化与西方的差异和冲突来理解德国哲学的内在分裂及其特征。《实用主义和美国文化》、《杜威的教育哲学及其文化背景》等则将美国哲学放在其大众文化和清教主义的历史背景中来进行讨论。
作者简介
作者陈锐,安徽安庆人,南开大学哲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法律史、中国传统律学。先后出版译著6部:(1)《法律与真理》(Dannis Patterson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2)《法律实证主义:思想与文本》(陈锐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3)《法律实证主义:从奥斯丁到哈特》(陈锐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4)《作为实践理性的法律》(陈锐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5)《道德相对主义》(Steven Lukes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6)《法律与逻辑:法律论证的批判性说明》(Joseph Horwitz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哲学的用处(代序)
一
二
三
四
五
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思潮:科学与形而上学
一
二
三
四
五
柏拉图“理想国”下的现实城邦
一 柏拉图的形而上学与西方传统
二 战争中现实的希腊城邦
三 从理想城邦到寡头政治的退化或变迁
四 民主政体中的自由和放纵
五 僭主政治中的奴役
六 《政治家》中的法律与政治家
七 中道与混合政体
八 神、偶然性与历史的循环
九 结语
亚里士多德的知识理论
一 知识的对象
二 演绎科学的理想
三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
四 公理的证明性问题及认识的途径
五 认识的能力及真假问题
六 结语
论德国的宗教改革及其文化背景
一 德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 文艺复兴对德国的影响
三 两种神学体系的冲突
四 宗教改革家与人文主义者的决裂
论维柯的历史哲学
一
二
三
四
维柯的历史循环论
一
二
三
四
五
略论欧洲启蒙运动的历史和本质
一
二
三
四
论德国文化和哲学的双重性
一
二
三
黑格尔辩证法中的神秘主义及其影响
一 康德与黑格尔
二 辩证法中的神秘主义及其社会基础
三 黑格尔与德国民族传统
四 信仰和启蒙
五 对康德的超越
六 神秘与理性的融合
七 黑格尔哲学对宗教和政治的影响
八 黑格尔与十九世纪俄国宗教神秘主义
九 黑格尔与现代新儒学中的神秘主义
十 神秘主义与善恶问题
十一 黑格尔与东方佛教神秘主义
十二 结语
马克思主义与18世纪的启蒙哲学
一
二
三
四
五
马克思主义对德国民族性的思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早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社会改革的分析
一
二
三
四
论尼采思想的内在矛盾
一 不合时宜的先知
二 自相矛盾与神秘主义
三 看不见的教堂
四 科学与虚无主义
五 权力意志
六 超越善与恶
七 哲学家与超人
八 永恒轮回
九 结语
西方哲学中的历史主义问题
一
二
三
四
论实用主义与美国文化
一
二
三
作为道德补偿的政治
一
二
三
四
五
知识分子:宗教与世俗之间
一
二
三
四
五
后记
西方思想史论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锐。
得书感谢您对《西方思想史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