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哲次郎儒学论著选集(共四卷)

井上哲次郎儒学论著选集(共四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日本近代哲学家、教育家井上哲次郎儒学论著代表作。

内容简介

本套装共包含《日本古学派之哲学》与《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日本朱子学派之哲学》《儒教中国与日本》四本。其中,《日本古学派之哲学》(1902年)与《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1900年)、《日本朱子学派之哲学》(1905年)被称为井上“儒学三部曲”,是近代日本儒学史的奠基性著作。

作者简介

作者井上哲次郎(1855—1944),号巽轩。日本近代哲学家、教育家。东京大学哲学科1880年首届毕业生。1884年奉命赴德国留学,1890年回国后,作为东大哲学科的教授,直到1923年退休,对近代日本的哲学界和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政府委托而撰写的《敕语衍义》(1891年)对近代日本的修身教育和国民道德建设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运用西方哲学的观念和方法研究日本儒学,出版了《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日本古学派之哲学》《日本朱子学派之哲学》奠定了近代日本儒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章节目录

儒教中国与日本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善美原典日本研究文库”编辑委员会

回归原典,与史料肉搏——编纂“善美原典日本研究文库”缘起

编者的话:《井上哲次郎儒学论著选集》导言

第一辑 释明教育敕语衍义

释明教育敕语衍义序

绪言

敕语衍义

释明

附录 道体论之概观

第二辑 中国哲学与文化

作为世界圣人的孔子

论王阳明之学

阳明学的大意

性善恶论

中国哲学的性质

中国开发意见

中国文明的缺陷

第三辑 儒教与日本

儒教的宗教观

基督教与儒教

儒教经济的昂扬

儒教的同化与国民道德的发展

东洋哲学的异同及融合

第四辑 古今人物论

林罗山的学问与功绩

山鹿素行的事迹、学问及影响

朱舜水的学说

关于贝原益轩

吉田松阴殁后八十年所感

作为教育家的中村正直博士

涩泽荣一子爵与归一协会及儒教

第五辑 序跋与行履

《宋学概论》序

《陆象山》序

《日本伦理汇编》叙

《武士道丛书》序

《国民道德丛书》序

《井上哲次郎选集》序

明治哲学界的回顾

八十八年的回顾

巽轩年谱

编译后记

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善美原典日本研究文库”编辑委员会

回归原典,与史料肉搏——编纂“善美原典日本研究文库”缘起

编者的话:《井上哲次郎儒学论著选集》导言

《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序

重订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序

日本阳明学派之哲学叙论

第一篇 中江藤树及藤树学派

第一章 中江藤树

第二章 熊泽蕃山

第二篇 藤树蕃山以后的阳明学派

第一章 北岛雪山

第二章 三重松庵

第三章 三宅石庵

第四章 三轮执斋

第五章 川田雄琴

第六章 中根东里

第七章 林子平

第八章 佐藤一斋

第九章 梁川星岩

第三篇 大盐中斋及中斋学派

第一章 大盐中斋

第二章 宇津木静区

第三章 林良斋

第四篇 中斋以后的阳明学派

第一章 吉村秋阳

第二章 山田方谷

第三章 横井小楠

第四章 奥宫慥斋

第五章 佐久间象山

第六章 春日潜庵

第七章 池田草庵

第八章 柳泽芝陵

第九章 西乡南洲

第十章 吉田松阴

第十一章 东泽泻

第十二章 真木保臣、锅岛闲叟等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阳明学派系统

附录二 阳明学派系统

附录三 阳明学派生卒年表(西历)

附录四 备前的阳明学者

译后记

日本古学派之哲学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善美原典日本研究文库”编辑委员会

回归原典,与史料肉搏——编纂“善美原典日本研究文库”缘起

编者的话:《井上哲次郎儒学论著选集》导言

《日本古学派之哲学》三版序

叙论

第一篇 山鹿素行

第二篇 伊藤仁斋及仁斋学派

第一章 伊藤仁斋

第二章 中江岷山

第三章 伊藤东涯

第四章 并河天民

第五章 原双桂

第六章 原东岳

第三篇 物徂徕及徂徕学派

第一章 物徂徕

第二章 太宰春台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古学派生卒年表(西历)

附录四

译后记

日本朱子学派之哲学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善美原典日本研究文库”编辑委员会

回归原典,与史料肉搏——编纂“善美原典日本研究文库”缘起

编者的话:《井上哲次郎儒学论著选集》导言

凡例

序论

第一篇 藤原惺窝及惺窝系统

第一章 藤原惺窝

第二章 林罗山

第三章 木下顺庵

第四章 雨森芳洲

第五章 安东省庵

第六章 室鸠巢

第二篇 惺窝系统以外的朱子学派

序论

第一章 中村惕斋

第二章 贝原益轩

第三篇 南学及暗斋学派

第一章 南学起源

第二章 山崎暗斋

第三章 浅见斋

第四章 佐藤直方

第五章 三宅尚斋

第六章 谷秦山

第四篇 宽政以后的朱子学派

第一章 柴野栗山

第二章 尾藤二洲

第三章 佐藤一斋

第四章 安积艮斋

第五章 元田东野

第六章 中村敬宇

第五篇 水户学派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朱子学起源

附录二 朱子学派系统

附录三 朱子学派生卒年表

附录四 孔子的人格

附录五 儒教的长短处

附录六

译后记

井上哲次郎儒学论著选集(共四卷)是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日] 井上哲次郎。

得书感谢您对《井上哲次郎儒学论著选集(共四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儒学近代之境.励耘史学文丛 电子书
本书以历史文献为据,从探讨章太炎儒学思想的学术渊源入手,分阶段考察其代表性著作和思想流变,重点论述章太炎儒学思想及其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关系。第一,从学术史角度探讨章太炎的儒学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及其与现代学术转型的关系;第二,从思想史角度分析他对儒家思想的创造性阐释;第三,从政治史角度论证章太炎的儒学思想与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关系。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电子书
本书从现代新儒家与杜威的共同关切中,提炼出“生命三境”即生存之境、生活之境、生命之境作为考察的纲要,深入探究民族生命的生存进化、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生活睿智、生命教养、生命理想等关键问题。本书在研究现代新儒学与杜威实用主义的互动关系中,提出“实用主义的儒化”命题。作者的问题意识高度自觉,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有价值的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金元之际儒学的传承及思想特点:以东平府学和东平学派为中心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讨论金末元初(1220—1300)东平府学和东平学派的情况,对东平府学兴复与发展的背景、过程和原因,府学师生及其学术渊源,东平学派的思想和学术特点逐一进行了探讨,从而厘清金末元初理学发展的脉络,揭示儒学学术思想在这个时期的发展特点。本书资料较为丰富,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多有新见,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共情管理:管理的精髓就是共情 电子书
人不是没有感情的机器,很多时候左右人情感的依然是情绪,这就是共情管理为何被重视的根本原因。企业的核心产品和发展方向都更应聚集于人,其中包括客户,也包括员工。只有充分挖掘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想法,才能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现如今,那种依靠洗脑和高压的方式驱动员工的管理手段已经落后了,领导应该懂得重视员工、关怀员工和激励员工,这样才能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工作团队,才能给企业从内部赋能。
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理路及当代价值:崔大华选集 电子书
本书由作者发表于不同时期的期刊与论文集组成,集中阐述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源起、内涵、特质与演变。书中在宇宙事物的变革论、气数论、时势论的框架下,以中国传统的本体论、心性论、人生论为主线,以孔子的超越之命、自觉之仁、规范之礼为主导,辅以庄子的自然之道、灵动之气,系统阐释了秦汉天人之学、魏晋自然之学、宋明性理之学的意蕴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所承载的文化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