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重估:从牟宗三到西方汉学

孟子重估:从牟宗三到西方汉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东方到西方,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重新认识孟子。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当代学者有关孟子研究的一些争议性课题,试图通过思想史的省察及文献分析,予以廓清与重释。首先,立基于历史发展脉络,掌握孟子经典文献语义。其次,借由当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与学术研究成绩斐然的劳思光,探讨孟子诠释的当代差异,触及儒家哲学的内在问题,并试图为孟子架构出一个开放性的理论系统。

再次,追问葛瑞汉、华霭仁以及安乐哲三位汉学家,对待传统经典的不同思维如何造成了各种迥异的理解。后,廓清传统与当代,既疏理了西方释孟所引发的争议,同时又让经典发光,冀望为孟学诠释脉络提供不一样的论述角度。

作者简介

作者罗惠龄,台北人,淡江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教于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著有《当代〈孟子〉人性论的省察──以汉学家的诠释所展开的反思》《樗下咏庄子──用道家智慧解决生命困境》《站在庄子的肩膀上》。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保留一份蕴藉丰富的生命怀想

第一章 《孟子》人性论省察

第一节 省察前缘与动机

第二节 当代孟学研究代表

第三节 创造性的诠释

第四节 省察范围限制

第二章 当代孟子学诠释的争议问题

第一节 关于“心”“性”“天”“命”的文献解读

第二节 劳思光“德性我”的肯认

第三节 牟宗三“道德主体”的建构

第四节 即命立义以彰其心性天

第三章 葛瑞汉的《孟子》诠释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的依据

第三节 诠释的重点

第四节 批判和反省

第五节 承西启东的立论梳理

第四章 华霭仁的《孟子》诠释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诠释的重点

第三节 批判和反省

第四节 承前启后的价值廓清

第五章 安乐哲的《孟子》诠释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诠释的重点

第三节 批判和反省

第四节 继往开来的新构厘定

第六章 义命之历史律动以言心、性、天

第一节 关于心的能动性和命的动态义

第二节 关于善性源自天赋的断定

第三节 关于善性有其先天善端的肯定

第四节 心、性、天、命之意义无尽藏

主要参考文献

孟子重估:从牟宗三到西方汉学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罗惠龄。

得书感谢您对《孟子重估:从牟宗三到西方汉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大清内务府:从帝王的家奴到鹰犬 电子书
一本书读懂真正影响帝王行为的那些人那些事。
都市行走中的空间重绘 电子书
本书选取了国内学术界较少涉及的美国亚裔作家的都市叙事为文本例证,将这些文本作为组织线索,借鉴空间理论进行研究并结合美国亚裔的社会历史发展脉络,以都市漫游者为切入点,在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文化政治性争论的视野之下,对亚裔都市叙事所蕴含的空间政治进行研究,阐释亚裔都市叙事中的“空间正义”主题如何通过亚裔作家批判性的空间想象力及叙事策略得以呈现,并对其中所蕴含的空间政治和诗学给予批判性关注。
西方现代文论经典导读 电子书
本书为西方现代文论双语课程教材。全书选取了现代西方文学理论的经典篇章共21篇,覆盖从形式主义到文化研究的多方面内容,从经典原文的学习入手,引导学生了解现代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概貌,并认识不同的研究路径和方法。书中的篇章原文采用英文,并配有汉语导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原文的核心内容及重要意义。本书的编写吸收了新近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文学理论发展的趋势,凸显了人文精神的现代转型。
誓言无声铸重器:黄旭华传 电子书
黄旭华是我国著名船舶专家、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国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
无障碍精读版名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电子书
本书共收集了鲁迅先生的四十多篇文章,既有散文又有杂文。鲁迅的散文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充满诗情画意,把百草园的景致描写得绘声绘色,令人神往。再如《秋夜》,以象征的手法,寄托了自己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鲁迅的杂文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春末闲谈》《灯下漫笔》,都揭示了封建思想与道德的反动内核;《为了忘却的记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