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总论(上卷)

合同法总论(上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界定了合同及合同法,简要介绍了合同法的发展史,总结了合同法的作用,阐发了合同法的原则,梳理了合同法的体系。

内容简介

《合同法总论(上卷)(第2版)》界定了合同及合同法,简要介绍了合同法的发展史,总结了合同法的作用,阐发了合同法的原则,梳理了合同法的体系。依次、重点地讨论了合同的分类、订立、内容、形式和效力。该书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论辩色彩浓厚,二是法条,原理和案例评释相结合,三是解释论为主,辅之于立法论。有话多说,无话不说,话少少说,也是事实。作者在《合同法总论(上卷)(第2版)》中回应专家学者的质疑,修正不合时宜的看法,坚持自以为是的意见,反驳未见允当的批评,展开力所能及的论证。这使《合同法总论(上卷)(第2版)》显现出十分浓厚的论辩色彩。学习和研讨民法学,了解法律规定,熟悉民法原理,分析系争案件,三者密切结合,事半功倍。有鉴于此,《合同法总论(上卷)(第2版)》采取法解释学的方法,基于我国现行法阐释合同法乃至民法的原理,重在合同法的解释和适用,也不失时机地问有立法论的见解,在《合同法总论(上卷)(第2版)》的每一章节都尽可能地配有较为详细的案例分析。这样,身体力行地传播法解释学,显现民法及其学说的功用性,也展示作者的学术风格。所有这些,使得《合同法总论(上卷)(第2版)》表现出法条、原理和案例评释相结合,以及解释论为主、立法论为辅的特色。

作者简介

作者崔建远,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凯原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立法专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合同监管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顾问、北京市人民政府立法工作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东南大学、国家检察官学院等校的兼职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及北京等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

第二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二次),2012年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清华大学教书育人奖,清华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清华大学良师益友(六次)等荣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凡例

第二版序言

自序(第一版)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合同法的概念

一、合同

二、合同法

第二节 合同法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合同法

二、近代合同法

三、现代合同法

四、我国合同法

第三节 合同法的作用

一、合同法与市场运行

二、合同法与自主自愿

三、合同法与公平正义

四、合同法与经济效益

五、合同法与道德伦理

六、合同法与社会发展

第四节 合同法的原则

一、合同法原则概述

二、合同自由原则

三、合同正义原则

四、鼓励交易原则

第五节 合同法的体系

一、合同法的体系概述

二、我国合同法的体系

第二章 合同的分类

第一节 合同分类概述

一、合同分类的概念

二、合同分类及其理论的意义

第二节 典型合同与非典型合同

一、分类的标准

二、典型合同

三、非典型合同

第三节 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一、区分的标准

二、双务合同

三、单务合同

四、区分的法律意义

第四节 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

一、区分的标准

二、有偿合同

三、无偿合同

四、区分的法律意义

第五节 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一、区分的标准

二、诺成合同

三、实践合同

四、区分的法律意义

第六节 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一、区分的标准

二、概念与演变

三、区分的法律意义

第七节 一时性合同与继续性合同

一、区分的标准

二、一时性合同

三、继续性合同

四、区分的法律意义

第八节 主合同与从合同

一、区分的标准

二、主合同

三、从合同

四、区分的法律意义

第九节 束己合同与涉他合同

一、区分的标准

二、束己合同

三、涉他合同

四、区分的法律意义

五、对于《合同法》第64条规定的评论

六、约定由当事人一侧中的一人履行

第十节 框架合同与个别合同

一、概述

二、框架合同的效力

三、框架合同与个别合同的交互关系

第十一节 实定合同与射幸合同

一、区分的标准

二、实定合同

三、射幸合同

四、区分实定合同与射幸合同的法律意义

第十二节 本约与预约

一、区分标准

二、界定

三、预约的案例分析

四、合同类型认定的案例分析

第三章 合同的订立

第一节 合同订立概述

一、合同订立的概念

二、合同订立的意义

三、合同成立的要件

第二节 要约

一、要约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二、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区别

三、要约与要约邀请的具体认定

四、要约的法律效力

五、要约的撤回和撤销

六、要约的消灭

第三节 承诺

一、承诺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二、承诺的方式

三、承诺的生效

四、承诺的撤回

五、承诺的案例分析

第四节 竞争缔约

一、招标投标程序

二、拍卖程序

第五节 强制缔约

一、强制缔约的概念分析

二、强制缔约的分类

三、合同的成立

四、拒绝缔约的法律后果

第六节 附合缔约

一、附合缔约的概念

二、格式合同的优缺点

三、格式条款订入合同

第七节 要约和承诺程序的变异

一、要约和承诺程序的变异概说

二、交错要约

三、意思实现

四、事实过程缔约

第八节 合意与不合意

一、合意与不合意的法理分析

二、合意与不合意的案例分析

三、合同成立的时间

四、合同成立的地点

第四章 合同的内容与形式

第一节 合同的条款

一、提示性的合同条款

二、合同的主要条款

三、合同的普通条款

第二节 合同权利与合同义务

一、合同权利

二、合同义务

三、合同关系的有机体性与程序性

四、合同关系的手段性和目的性

第三节 合同的形式

一、合同的形式概述

二、口头形式

三、书面形式

四、推定形式

第五章 合同的效力

第一节 合同的效力概述

一、合同效力的概念辨析

二、评论

第二节 合同效力的根源

一、合同的效力是法律赋予的

二、合同的效力所反映的意志

三、合同的效力是法律评价当事人各方合意的表现

四、合同效力的拘束范围

五、合同相对性的案例分析

第三节 合同效力制度在我国的演变

一、合同无效的范围比较宽泛

二、合同有效与合同无效二分的模式

三、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并存的模式

四、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并存模式的完善:内部的初步调整

五、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未生效并存的模式

六、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未生效并存模式的完善:增加合同无效的分类,承认相对无效

七、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未生效并存模式的完善:民事行为能力对于合同效力的影响在变化

八、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未生效并存模式的完善:特定主体欠缺资质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九、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未生效并存模式的完善:违反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不一定都无效

十、有效·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未生效并存模式的完善:对于形式要件(审批)的要求逐渐宽松,登记、审批不再作为合同的要件

第四节 合同的有效要件

一、概述

二、合同的一般有效要件

三、合同形式的地位与价值

第五节 合同的无效

一、合同无效概述

二、合同无效的原因

第六节 合同的撤销

一、合同的撤销概述

二、可撤销的原因

三、撤销权及其行使

第七节 合同效力的补正

一、合同效力的补正概述

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三、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

四、无权处分人订立的合同

五、关于《合同法》第49条、第50条的规定

第八节 合同不成立、无效、被撤销或不被追认的法律后果

一、返还财产

二、缔约过失责任

三、行政处罚

第九节 合同无效与诉讼时效

一、合同无效与诉讼时效概述

二、物的返还请求权与诉讼时效

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诉讼时效

四、缔约过失责任与诉讼时效

合同法总论(上卷)是201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崔建远。

得书感谢您对《合同法总论(上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国S部落自治体制 电子书
填补我国学界对美国印第安部落政府的自治发展知之甚少的空白。
促进儿童发展:福利政策与服务模式 电子书
本书借鉴了西方国家在儿童问题方面的政策,以促进我国儿童的全面发展。
法律文化研究(第九辑):香港法律文化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九辑,以香港法律文化为专题。
法律文化研究(第八辑):澳门法律文化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八辑,以澳门法律文化为专题。
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三辑):敦煌、吐鲁番汉文法律文献专题 电子书
本书为《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三辑,以敦煌、吐鲁番汉文法律文献为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