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国际比较研究(第二版)

个人信息保护国际比较研究(第二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上海新金融研究院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顺应大数据发展战略,从促进互联网、信息行业发展和整体竞争力等角度,进一步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求在制度、技术和监管等方面创新保护手段、完善保护框架、提升保护效力。

本书横向比较欧盟、美国和亚洲等国家和地区个人信息保护的园园、理念、原则、方法及其演变,从中总结出了一些共同的原则和做法,并尝试梳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立法和保护现状,提出我国保护个人信息的立法和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个人信息保护课题组,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组建,关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研究课题的专门研究团队,邀请了立法、监管、学界、业界等专家共同研究。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原副主任:王晓蕾,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曹亚廷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李铭,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杨渊,腾讯研究院:王融,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王新锐,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董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葛鑫,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丁安平,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朱宣烨,中央民族大学:朱芸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杨东,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中心支行:夏楠和北京理工大学:孟兆平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课题组成员

新金融书系

再版序

前言

第一章 个人信息保护概述

一、 个人信息与隐私安全、财产利益和发展机会

(二)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紧迫性

二、 个人信息保护的对象

(一)数据与信息

(二)个人数据、个人信息和隐私

(三)保护与特定个人相关的信息

(四)确立“谁的信息谁做主”的保护理念

三、 个人信息保护与行业发展、国家竞争力

(一)大数据时代的数据资源

(二)个人信息保护是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基础

(三)个人信息保护有利于我国占领全球经济制高点

第二章 个人信息公平实践和保护原则

一、 个人信息保护基本原则的演变

(一)个人数据保护基本原则的初次提出

(二)信息社会的个人信息保护基本原则

(三)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基本原则

(四)美国加州的个人数据保护立法

二、 大数据时代对个人信息保护原则的再思考

三、 关于个人信息公平实践和保护原则的最低要求

(一)个人信息保护原则的国际应用

(二)个人信息保护最低原则

第三章 各国(地区)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实践

一、 美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分散立法实践

(一)美国个人信息保护目标与原则

(二)公平信息实践原则在立法实践中的体现

二、 欧盟:个人信息保护的统一立法实践

(一)对涉及个人信息的所有领域统一立法

(二)建立统一的个人信息处理标准

三、 亚洲: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实践

(一)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统一立法保护日渐完善

(二)韩国:信息自决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三)日本:保障个人权利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四)中国台湾:以保障人格权为核心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四、 部分金砖国家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实践

(一)印度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

(二)巴西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进展

第四章 各国(地区)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实践

一、 全球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概况

二、 个人信息保护法律的实施

(一)专门统一监管下的个人信息法律实施

(二)各领域分散监管下的个人信息法律实施

(三)行业自律下的个人信息法律实施

(四)司法诉讼下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实施

三、 个人信息保护的宣传教育实践

(一)面向公众的宣传教育实践

(二)面向信息处理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培训

第五章 征信与个人信息保护

一、 征信与信贷市场

二、 征信的本质和主要特征

(一)征信的不同定义和实质

(二)征信活动的特征

(三)两个平衡

三、 征信与个人信息保护

(一)欧洲信贷登记系统的发展

(二)美国市场化征信模式的发展

(三)新兴市场征信行业的发展

四、 个人信息保护原则在征信业的应用

五、 征信业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征信业的新发展趋势

(二)加强信息保护的立法趋势

(三)我国征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六章 数据跨境流动规则

一、 数据跨境流动典型政策

(一)经合组织《关于隐私保护和个人数据跨境流动指南》

(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隐私保护框架》与跨境数据流动规则

(三)欧盟跨境数据流动政策

(四)美欧安全港框架

二、 近年来数据本地化政策趋势

(一)典型国家的数据本地化政策

(二)跨境数据流动展望

第七章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及分析

一、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现状

(一)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概述

(二)现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概况

二、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实践状况

(一)个人信息收集环节

(二)个人信息加工处理环节

(三)个人信息输出环节

(四)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国际评价

(五)落实个人信息保护原则不能仅靠专项打击

三、 个人信息保护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市场对个人信息利用存在合法需求

(二)背离合法需求的原因分析

第八章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和政策建议

一、 个人信息立法保护是大数据发展的基本保证

二、 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和政策建议

(一)借鉴国际经验树立“以人为本”的个人信息保护理念

(二)推动出台统一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三)对个人信息保护立法重点问题的建议

(四)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执法监管体制

(五)加强司法救济,拓宽个人信息保护渠道

(六)开展公众教育,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三、 关于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建议

(一)重视大数据及其技术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深刻冲击

(二)提高公民对个人信息控制力是各国普遍共识

(三)我国大数据的立法监管建议

术语对照表

附录 部分国家和 地区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第一章 美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一、 美国个人信息保护概述

(一)隐私权在美国的历史发展

(二)美国个人信息保护的规范框架

二、 美国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的立法

(一)对个人信息的定义

(二)公平信息实践原则

(三)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三、 美国个人信息领域的执法

(一)行政监管

(二)私人诉讼

四、 特殊领域个人信息的保护

(一)征信领域

(二)金融领域

(三)医疗领域

(四)通信领域

五、 互联网时代隐私权面临的新挑战

(一)定向广告

(二)数据经纪

(三)人脸识别

(四)最新发展

第二章 欧盟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一、 个人信息保护在欧盟成员国的发展——以德国为例

(一)起源:“私领域”理论

(二)发展:“信息自决权”理论

(三)个人信息保护专项立法

二、 个人信息保护在欧盟层面的立法演进

(一)基本规范:《欧盟指令》

(二)通信领域:《欧盟通信指令》

(三)犯罪领域:《数据存留指令》

三、 最新立法:《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一)修订原因

(二)主要修订内容

(三)GDPR实施影响分析

第三章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一、 日本个人信息保护概况

(一)日本个人信息保护的早期发展

(二)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制定阶段

二、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与监管

(一)《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原则

(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主要内容

(三)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

(四)行业自律标准和评价体系

三、 2015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新修订

(一)主要修订内容

(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新特点

四、 2020年《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修订情况

(一)修订背景

(二)修订内容

五、 日本个人信息的过剩保护问题

第四章 韩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一、 韩国个人信息保护概况

二、 韩国个人信息保护的主要内容

(一)个人信息保护“由分到合”的历史演进

(二)韩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创新与特点

(三)个人信息处理流程的立法保护

(四)公共领域个人信息立法保护

三、 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和救济

(一)个人信息保护监管执法

(二)个人信息保护的事后救济制度

(三)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案例及趋势

第五章 新加坡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一、 新加坡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演进

(一)新加坡的数据产业战略

(二)前统一立法阶段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体系

(三)《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和修订

二、 新加坡现行个人信息保护规范体系

(一)针对私主体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的规范体系

(二)针对公权力机构收集处理个人信息的规范体系

三、 个人信息保护的主要制度

(一)个人信息的界定

(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制对象

(三)《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

四、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和法律责任

(一)个人信息保护委员会

(二)责任追究和救济

第六章 台湾地区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一、 “个人资料保护法”历史变迁

(一)起源:“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

(二)发展:“个人资料保护法”

(三)更新:2015年“个资法”的修订

二、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概况

(一)立法目的和理念

(二)“个资法”规范对象

(三)“个资法”的框架结构

(四)当事人权利的内涵

三、 “个资法”的监管与执法

(一)损害赔偿责任

(二)刑事追责

(三)行政追责

第七章 香港地区个人信息保护研究

一、 香港地区《个人信息(私隐)条例》简介

(一)来自英国的影响

(二)立法背景与理论基础

(三)法条及实务守则

(四)基本概念

(五)六项保障信息原则

(六)《条例》对包括政府在内的公营部门的适用

二、 香港地区个人信息(私隐)监管与执法

(一)个人信息(私隐)专员及职能

(二)个人信息(私隐)专员公署的地位

(三)罪行及补偿

(四)豁免事项

三、 网络技术发展的冲击及应对

(一)对互联网渠道个人信息的指引

(二)对应用程序的监管指引

(三)对网上行为追踪的监管

(四)对直接促销的监管规定

(五)对公共领域个人信息的监管

个人信息保护国际比较研究(第二版)是2021年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个人信息保护课题组。

得书感谢您对《个人信息保护国际比较研究(第二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软件定义网络核心原理与应用实践(第二版)上册 电子书
本系列丛书包含核心原理和应用实践上下两册,对SDN技术进行了全面剖析和深入解读。本册属于核心原理部分,首先阐述了SDN的设计思想与体系架构,详细分析了控制转发分离和开放可编程两个重要属性,其次介绍了以OpenFlow为代表的SDN南向接口协议,以及北向和东西向接口协议,接下来根据SDN的层次化架构,自下而上依次介绍了SDN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应用案例,梳理总结了SDN标准化和学术进展情况。
新媒体与社会(第二十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二十二辑。
网络编码研究基础 电子书
网络编码是一种新型的数据传输技术,现已成为网络信息论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网络编码的基本原理,在介绍有限域算术运算方法的基础上,详细地介绍了确定性网络编码构造方法和随机网络编码构造方法,并详细地描述了仿真实现过程。此外,本书还介绍了作者多年来对网络编码的研究成果。本书可作为信息类专业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从事网络编码研究的入门教材。
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阐述了网络安全领域的相关内容和内涵;着眼于网络安全技术、人才、产业、政策、实践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的网络安全总体态势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总结了网络空间国际竞争合作的态势,以及国外网络安全工作的经验和做法;阐述了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的背景、意义及能力建设问题。
Spark编程基础(Scala版) 电子书
本书是厦门大学作者团队长期经验总结的结晶,是在厦门大学《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入门级大数据教材的基础之上编写的。为了确保教程质量,在编著出版纸质教材之前,实验室已经于2016年10月通过实验室官网免费发布共享了简化版的Spark在线教程和相关教学资源,同时,该在线教程也已经用于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研究生的大数据课程教学,并成为全国高校大数据课程教师培训交流班的授课内容。实验室根据读者对在线Spark教程的大量反馈意见以及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对Spark在线教程进行了多次修正和完善,所有这些前期准备工作,都为纸质教材的编著出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披荆斩棘,在大数据丛林中开辟学习捷径 填沟削坎,为快速学习Spark 技术铺平道路 深入浅出,有效降低Spark 技术学习门槛 资源全面,构建全方位一站式在线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