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对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土壤之中的民间法进行了溯源研究,对探寻中国现代化法治建设的进路与模式有很大意义。
内容简介
中民间法是法社会学视域下和国家法相对应的学理概念。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土壤之中,它是人们长期生活、劳作中积淀而成的生存经验、生活技巧和身体记忆。它源自传统、生于民间,作为自生秩序,在传统社会中发挥着定分止争、平衡利益和协和关系的巨大功用。基于它自身具有的强劲韧性和与时俱进的适应性,加之其在目前中国社会治理中化解矛盾、平息纷争的突出作用,以及它与国家法虽有对立冲突,更有互动、契合和融通的特征,相信它不会因“乡土中国”、“熟人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而随风飘逝,相反,在多元主义法律观照下的法治建设中,它长风万里,大有可为。同时,学界对民间法的深入、精准的研究,对探寻中国现代化法治建设的进路与模式,将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作者于语和,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2001年获天津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出站。主要从事法史学、法理学、中西政治法律文化比较和民间法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出版《中西法律文化散论》《礼治与法治》等著作十七部,发表《论汉代的经学与法律》《周易“无讼”思想及其历史影响》《试论民间习惯在民间纠纷调解中的作用》《民间法视野中的村规民约》等论文一百一十余篇,主持完成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项目等多项省部级科研立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细绎文心述法意(代序)
引语:民间法是法吗?
人意——乡土社会的民间法情节
一、探寻:民间法的前世今生
二、追索:多元法律下民间法的生存空间
法意——现代法治与大国之治
一、定纷与息讼:民间法的解纷功用
二、契合与互动:民间法与国家法
三、推进与阻碍:法治视域下的民间法
天意——法治情怀下民间法的命运
后记
寻根——民间法絮言是2012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于语和。
得书感谢您对《寻根——民间法絮言》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