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少年的大师文学课

给青少年的大师文学课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跟随大师脚步构建知识体系、培养探究精神,帮助青少年提升人文素养。

内容简介

本书以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为底本,按体裁产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编排,对中国文学知识作了系统梳理,深入浅出,既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能使读者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丰富的内涵。

在编辑的过程中,保留了其原旨以及行文风格,只是对其中的内容重新行了梳理。

作者简介

作者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考古学家。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永嘉。

1917年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习,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编辑出版了《文学研究会丛书》。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提出“血与泪”的文学主张。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了《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鼓动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

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国民间研究会副主席等职。1958年10月18日,在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途中,因飞机失事殉难。

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专著《文学大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通俗文学史》《中国文学论集》《俄国文学史略》等。有《郑振铎文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第一讲 《诗经》与《楚辞》

第二讲 散文

一、先秦的散文

二、汉代的历史家与哲学家

三、古文运动

四、古文运动第二幕

第三讲 辞赋

一、辞赋时代

二、六朝的辞赋

第四讲 新乐府辞

第五讲 唐诗

一、初唐的诗坛

二、开元天宝时代

三、杜甫

四、韩愈与白居易

第六讲 批评文学

一、批评文学的发端

二、批评文学的复活

三、批评文学的进展

第七讲 传奇文

第八讲 宋词

一、北宋词人

二、南宋词人

第九讲 变文

第十讲 鼓子词与诸宫调

第十一讲 小说

一、话本的产生

二、罗贯中

三、长篇小说的进展

第十二讲 戏曲

一、戏文的起来

二、高明

三、沈璟与汤显祖

第十三讲 元杂剧

第十四讲 散曲

一、散曲作家们

二、散曲的进展

三、嘉隆后的散曲作家们

第十五讲 昆腔

第十六讲 南杂剧

给青少年的大师文学课是2022年由时代华语国际出版,作者郑振铎。

得书感谢您对《给青少年的大师文学课》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长江文学艺术的春天 电子书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历届艺术节的有关文件,含通知、领导讲话及第六届艺术节资料;第二部分是一批回忆文章。
新世纪文学研究的重构 电子书
本书阐释新世纪以来的部分文学现象,重绘文学在当代文化场域中的位置。全书分为概念、方法和实践三大部分。“概念”部分主要探讨新世纪文学从作者/作品中心到读者中心的变化。“方法”部分介绍美国学界新世纪以来对传统文学研究范式的反思。“实践”部分从明星作家、粉丝经济等多个角度考察文学社群。
文与字的神韵:文学美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文学的起源,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介绍,文学的审美特征以及名作赏析四部分。全书从诗、乐、歌、舞合一的现象和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两个方面找出文学的源头;以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主线索,串起文学史上的名人名篇;并选取10部世界文学史上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赏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