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教育必读经典,了解中国近代史。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极为经典的中国近代史读物,被誉为“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作”,语言流畅,适合大家阅读。全书共分为两辑。第一辑“中国近代史”,围绕着中华民族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的主线展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闭关锁国大门后,从奕䜣到曾国藩、李鸿章等的洋务运动,从康有为“百日维新”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不断进行着近代化和复兴的尝试。第二辑“近代中国与世界”,具体分为两个部分,新收录了蒋廷黻对中国近代化及民族复兴问题进行思考的相关精彩文章。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中国近代社会遭遇的“大变局”,更加明白我国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中国梦”的起源和早期探索的种种艰辛。可以说,本书是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目。
作者简介
蒋廷黻(1895。12。7-1965。10。9),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国时期杰出的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11年,前往美国求学,荣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后在南开大学担任第一任历史系主任,并与梁启超一起奠定了南开大学的史学基础;1925年,调入清华大学担任历史系主任,在此期间建立了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弃文从政;1945年,担任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5年10月9日,在纽约去世,享年70岁。$$$$$蒋廷黻,1895年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县一个中等农家。幼年读私塾,接受旧式教育。10岁人长沙明德小学,次年改人美国基督教长老会创办的益智学堂,开始学习英文。1912年,适值辛亥革命爆发,蒋廷黻只身留美,先是人密苏里州派克学堂接受中等教育,3年毕业,转学俄亥俄州奥伯林学院主修历史,获文学学士学位。之后,他曾应基督教青年会之征赴法国为华工服务。1919年夏,复返美人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专攻历史。当时该校历史系人才鼎盛,教授都是第一流学者,最露头角的是海斯教授,蒋廷黻跟从其研究,1923年获博士学位。
同年,蒋廷黻回国担任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后任历史系主任并兼文科主任,讲授过西史大纲、欧洲近代史、法兰西革命史、欧洲势力扩充史等课程并开始从事中国近代外交史的研究。1929年,转人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1935年,出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1936—1938年,奉派驻苏俄大使。1944年,出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中国代表及国民党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署长。1947年,任国民党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57年,当选国民党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1961年冬,任国民党驻美大使。1965年退休,同年,殁于美国纽约市。
从南开到清华,蒋廷黻度过了11年的教书生涯。治学时间虽不长,但在学术界的影响较深,被誉为“一代学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蒋廷黻(fu)(1895。12。7-1965。10。9),中国历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出生于湖南省宝庆府邵阳县(今属邵东县)楮塘铺(今属廉桥镇)一个中等农家。
1911年由教会资助赴美求学。先后就读于派克学院、奥柏林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历史,获哲学博士学位。
1923年回国,先后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他主张兼重中外历史,兼采中外史学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国近代外交史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对近代中外关系变化如何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看法,十分重视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
“九·一八事变”以后,国难当头,他和
胡适
一起创办《独立评论》,品评时政,并引起
蒋介石
的注意,曾三次召见蒋廷黻;在20世纪30年代“学者从政”的浪潮中,1935年12月,蒋廷黻以非国民党员的学者身份参加国民党政府,任行政院政务处长,从此离开清华大学;后在国民政府从事外交事务,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
联合国
常任代表。
1961年11月改任台湾驻美“大使”兼“驻联合国代表”,1965年10月9日卒于纽约。
蒋廷黻是南开历史系的创建者,他主持开设了西洋通史、一百五十年来之欧洲、英吉利通史、美利坚合众国通史、近世欧洲经济史、欧洲列强扩充他洲史、欧洲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史、欧洲外交史、中国外交史等课程。蒋廷黻知识渊博,长于演说,讲课很受欢迎。
他在南开主持历史教学长达6年之久,不仅把西方史学研究方法带到南开,且吸收欧美最新研究资料和成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构建了南开西方史学的课程体系,在当时的大学历史系发挥了先导示范的作用。针对中国传统的治史方法,蒋廷黻特别强调口述历史学和社会调查的重要。他亲自带领学生深入南开大学附近的八里台村调查村史,了解河北逃荒农民在城市郊区聚成村落的变迁轨迹,组织工厂调查团到天津裕源纺纱厂系统调查工人情况,对调查结果用科学方法进行排比,撰写调查报告。
蒋廷黻在南开历史系最早开始了中国近代外交史料的收集研究工作,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并率先在历史系讲授中国近代外交问题,成为中国近代外交史教学研究的先驱者。$$$$$蒋廷黻:(1895~1965)
字绶章,笔名清泉,湖南邵阳(今邵东)人,中国著名史学家、民国外交家,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一起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年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著作有《中国近代史》。
费正清、何炳棣、郭廷以、马勇、杨天石、雷颐等著名史学家对蒋廷黻赞赏有致,称其“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蒋廷黻(1895~1965)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哥伦比亚大学博士,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辑 中国近代史
总 论
第一章 剿夷与抚夷
第一节 英国请中国订立邦交
第二节 英国人做鸦片买卖
第三节 东西对打
第四节 民族丧失二十年的光阴
第五节 不平等条约开始
第六节 剿夷派又抬头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
第二章 洪秀全与曾国藩
第一节 旧社会走循环套
第二节 洪秀全企图建新朝
第三节 曾国藩刷新旧社会
第四节 洪秀全失败
第三章 自强及其失败
第一节 内外合作以求自强
第二节 步步向前进
第三节 前进遇着阻碍
第四节 士大夫轻举妄动
第五节 中日初次决战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之复兴
第一节 李鸿章引狼入室
第二节 康有为辅助光绪变法
第三节 顽固势力总动员
第四节 孙总理提民族复兴方案
第五节 扫除民族复兴的障碍
第六节 军阀割据十五年
第七节 贯彻总理的遗教
第二辑 近代中国与世界
第一部分 近代“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评《清史稿·邦交志》
甲、俄罗斯部:
乙、英吉利部
琦善与鸦片战争
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从顺治到咸丰)
小引
一、俄国的远东发展
二、中俄初次在东北的冲突
三、尼布楚交涉
四、东北一百五十年的安宁
五、俄国假道出师与胁诱割地
六、俄国友谊之代价
附 录
之一:资料评叙
之二:清太祖太宗征服的边境民族考
之三:释“俄罗斯察罕汗”
之四:《尼布楚条约》之条文考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化与民族复兴
中国近代化的问题
论专制并答胡适之先生
漫谈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
九一八——两年以后
新名词・旧事情
中国的政治
知识阶级与政治
民族复兴的一个条件
论国力的元素
国家的力量(节选)
中国近代史是2016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蒋廷黻。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近代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